菠萝蜜炭疽病为菠萝蜜常见病害之一,发病时以春末夏初较为为严重。各个生长时期均受害,以幼树为害最为严重,常引起叶片坏死脱落。
症状:
菠萝蜜叶片受害,叶斑可发生于叶面任何位置,苗期叶斑多发生于叶尖、叶缘。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5cm至数厘米不等,呈褐色至暗褐色坏死,周围有明显黄晕圈;发病中后期,病斑上生棕褐色小点,有时病斑中央组织易破裂穿孔。菠萝蜜开花后,病菌可潜伏侵染幼果,从而存活于果实内,于果熟期扩展引起果腐,为害较重。果实受害后,呈现黑褐色圆 形斑,其上长出灰白色霉层,引起果腐,导致果肉褐坏。
病原菌:
病原菌为半知菌类的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在培养基上,菌落灰绿色,气生菌丝白色绒毛状,后期 产生桔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椭圆形,单孢无色。
发病规律
主要借着刮风下雨期间,在苗圃地内传播。
菠萝蜜炭疽病防治方法:
1. 应多施钾肥,注意排水,清除病叶;可交替喷1%波尔多液和75%百菌清。
2. 用百菌清600-800倍液,对整个苗圃地进行喷药防治。在可能发病的苗地,每隔10天就需要喷药一次。在砧木苗期,我们选用磷酸二茎钾600-800倍液,喷洒叶面,每隔七天就需要喷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