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关于职工安置补偿标准有哪些规定

一、关于职工安置补偿标准有哪些规定
职工安置补助标准不超过5000元/人。单个企业补助金额按企业裁减职工中参加失业保险人数确定。全省年使用资金总量不超过当年实际征集省级调剂金总量的50%。
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按照劳部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尽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规定还是参考了劳部文件的有关规定,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二、职工安置补偿费支付方式是怎样的
1.解除劳动合同后自谋职业的职工
对解除劳动合同后自谋职业的职工,改制企业应以现金方式支付一次性安置费,不再享受失业保险;
对解除劳动合同后没有与改制后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享受失业保险的职工,改制企业应以现金支付经济补偿金。
2.留用到改制后新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
对留用到改制后新企业的职工,其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职工安置费用,可以资产方式支付。
三、职工安置补偿的程序是怎样的
职工安置补偿的程序是:
1.制定职工安置方案,一般由企业改制领导小组(或者企业工会)在制定改制方案时一并制定;
2.征求企业工会和职工的意见。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广大职工群众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
3.职工大会审议。职工安置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应当向广大职工群众讲清楚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改制的规定,讲清楚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
4.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
5.改制完成后,落实职工安置方案,完成支付经济补偿金,续签变更劳动合同等工作。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