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软件问题
提示后密封清洗液用完,添加后密封清洗液后仍然报错
重新启动蠕动泵:进入泵界面—more options—将rear seal wash的模式由idle改为active,点击enter即可
柱温箱温度已达到规定范围,但仍显示未就绪
柱温箱的平衡时间设置过长,可在仪器方法中修改
如何查看紫外灯能量
vwd:打开uv界面的“wellness”选项即可查看灯寿命和使用时间;dad:打开uv界面的“wellness”选项可查看灯的使用时间,在startup界面可查看灯能量
如何设置序列或者进样完成后自动打印/导出报告
在queue界面的“report setup”项下进行设置
峰面积较小的色谱峰无法自动积分
在cobra向导中设置合适的基线噪声范围、cobra平滑宽度和小峰面积
如何去掉报告中的变色龙水印
打开管理控制台——全局策略——水印,将“打印水印”的勾去掉即可
vanquish自动进样器无法自动识别样品盘类型
1)齿轮松动,联系工程师;2)样品盘上的二维码损坏或有液滴;3)正确放置样品盘,使a1号位在左后方
vanquish自动进样器无法正常进样
重新关好自动进样器的门
vanquish自动进样器是否需要校正针位
不需要
压力升高
色谱条件发生改变(如柱温、流速、有机相种类等发生变化)
比较相同条件下压力的变化趋势,若压力升高,再按照下述原因进行排查
保护柱的柱芯污染
更换新的柱芯
进样阀load状态压力正常,切至inject状态时压力升高,可能是六通阀或进样针堵塞
超声进样针/六通阀的定子和转子,若无效则更换
静态混合器堵塞
反冲静态混合器,无效则更换。平常操作时:流动相的纯度需要满足分析检测的要求、检测泵内密封圈的密封性
针座密封堵塞
对针座密封超声清洗
色谱柱填料塌陷引起流通池堵塞
反冲流通池(注意压力:dad/vwd耐压120bar;fld耐压20bar),无效则联系工程师
压力传感线接触不良
重新拔插压力传感线。平常操作时注意不要触摸到压力传感线接头
新色谱柱压力逐渐升高
新色谱柱的填料在流动相作用下逐渐压实,柱压会逐渐升高,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相同条件下压力会趋于稳定
色谱柱污染
按照色谱柱说明书进行冲洗和在生,无效则更换
cad的喷针堵塞
取出喷针进行超声清洗(注意针尖不要和瓶底接触)。建议检测器入口安装不锈钢过滤器,阻止柱填料流失
排气泡时未拧松purge阀
排气泡前逆时针拧松1.5~2圈
柱前预热或者柱后冷却器堵塞
反冲,需要时更换
压力zui高限设置不合适引起压力超限
根据色谱柱和仪器耐受的压力范围设置合适的限值
样品/缓冲盐析出引起管路堵塞
先采用可溶性的溶剂冲洗流路。平常操作时:若流动相含有缓冲盐,建议色谱柱先冲洗大比例水再采用初始流动相平衡;为避免样品在流动相中析出,建议采用初始流动相溶解样品
压力降低
色谱条件发生改变(如柱温、流速、有机相种类等发生变化)
比较相同条件下压力的变化趋势,若压力降低,再按照下述原因进行排查
管路没有拧紧导致溶液泄露
重新拧紧泄露处的管路
流动相走空
加入流动相并重新排气泡。建议在仪器方法中设置合适的压力低限
系统流路中含有大量气泡
重新对流动相排气泡,待基线和压力稳定后再进样
过滤头堵塞:某通道溶液无法抽出,取下过滤头后恢复正常
超声清洗过滤头,无效则更换
单向阀堵塞:所有通道的溶液均无法抽出
超声清洗单向阀,无效则更换
脱气机管路堵塞:某通道溶液无法抽出,短接脱气机后恢复正常
冲洗脱气机管路。平常操作时建议每周采用甲醇清洗脱气机管路,尤其水相通道
比例阀损坏:某通道溶液无法正常抽出,更换比例阀接口后恢复正常
联系工程师
针座密封发生漏液
更换针座密封
排气后忘记关闭purge阀
流动相排完气泡后及时拧紧purge阀,但不需要拧得过紧
purge阀密封性变差
更换新的purge阀
压力传感线接触不良
重新拔插压力传感线。平常操作时注意不要触摸到压力传感线接头
进样时吸入空气
1)设置合适的进样高度;2)样品量太少时可加衬管
进样瞬间压力下降,后又恢复正常
u3000:正常现象,吸入的样品溶液没有经过预压缩,为常压状态,高压的流动相与常压样品接触时会引起压力下降;vanquish:不会出现该情况
转子发生磨损,导致部分流动相及样品溶液直接排废
更换转子
单向阀装反
重装单向阀
压力波动
流动相含有气泡(一般呈规律的锯齿状波动)
重新对流动相排气泡,待基线和压力稳定后再进样
过滤头部分堵塞;流动相瓶及低压区输液管路被菌类或藻类污染
超声清洗过滤头和流动相瓶,冲洗低压区输液管路。平常操作时建议每周采用甲醇清洗脱气机管路,尤其水相通道
单向阀部分堵塞
超声清洗单向阀,无效则更换。平常操作时:建议仪器不要长期保存在纯乙腈中;若流动相中缓冲盐浓度过高可增加泵前溶液的混合体积
输液泵的密封圈发生泄漏
更换输液泵的柱塞杆或密封圈
流动相混合不均匀
1)更换更大的静态混合器;2)若为等度分析,可将流动相提前混合
进样后压力不稳定,且保留时间重现性不佳
在仪器方法的自动进样器界面设置与泵同步
脱气盒损坏
联系工程师。平常操作时,建议:1)所有流动相的过滤头均置于液面以下,减少真空泵的工作负荷;2)使用正相溶剂时短接脱气机
比例阀损坏
联系工程师
计量泵装置密封圈发生泄漏
更换计量泵的柱塞杆或密封圈
保留时间前移
色谱条件发生改变(如柱温、流速、有机相种类等发生变化)
比较相同条件下保留时间的变化趋势,若前移,再按照以下原因进行排查
流动相混合不均匀
1)更换更大的静态混合器;2)若为等度分析,可将流动相提前混合
色谱柱未充分平衡
延长系统的平衡时间,尤其当流动相中含有离子对试剂时
色谱柱污染
表面活性剂污染时该现象尤为明显,根据色谱柱的说明书进行冲洗,需要时更换色谱柱
固定相塌陷
更换色谱柱。平常操作时:在色谱柱规定范围内进行使用
缓冲盐吸潮导致配置的浓度过低
将易潮解的盐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保留时间后移
色谱条件发生改变(如柱温、流速、有机相种类等发生变化)
比较相同条件下保留时间的变化趋势,若后移,再按照以下原因进行排查
流动相混合不均匀
1)更换更大的静态混合器;2)若为等度分析,可将流动相提前混合
转子发生磨损,导致部分流动相及样品溶液直接排废
更换转子
色谱柱未充分平衡
延长系统的平衡时间,尤其当流动相中含有离子对试剂时
系统流路含有气泡
重新对流动相排气泡,待基线和压力稳定后再进样
流动相组成发生变化
对于提前混合好的流动相,注意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比例阀故障
联系工程师
柱外死体积增加
更换内径更小、更短的管路进行连接
保留时间不稳定
单向阀堵塞
超声清洗单向阀,无效则更换
平衡时间不足
延长系统的平衡时间,尤其当流动相中含有离子对试剂时
流动相混合不均匀
1)更换更大的静态混合器;2)若为等度分析,可将流动相提前混合
比例阀故障
联系工程师
未设置柱温
在仪器方法中设置合适的柱温
系统流路含有气泡
重新对流动相排气泡,待基线和压力稳定后再进样
前延峰
分离不佳,大峰前部包有杂质小峰
改进色谱分析条件
柱头前端过滤筛板部分堵塞
更换色谱柱或低流速反冲色谱柱
色谱柱塌陷
更换色谱柱,检查色谱柱是否匹配此应用条件(压力或ph值范围)
溶剂效应
1)降低进样量;2)降低样品溶解液洗脱强度;3)调换进样阀接口(u3000:调换进样阀4、5号位;vanquish:调换进样阀1、2号位)
色谱柱过载
减少进样量或增加柱容量(选用更大内径色谱柱)
拖尾峰
分离不佳,大峰后部包有杂质小峰
改进色谱分析条件(缓冲盐的浓度、流动相的ph值、洗脱条件等)
样品与硅烷官能团反应(常规c18柱分析碱性化合物)
建议更换封尾色谱柱、特制色谱柱或添加三乙胺等扫尾剂
柱外体积过大
进样器和色谱柱间使用更短、更细的管路连接
色谱柱过载
减少进样量或增加柱容量(选用更大内径色谱柱)
色谱柱柱效下降
更换色谱柱或保护柱
检测器响应时间过长
使用推荐值
分叉峰或双峰
分离不佳
改进色谱条件
保护柱或色谱柱污染
1)更换保护柱;2)清洗或更换分析柱
柱头死体积过大
更换合适的管路接头或更换色谱柱(色谱柱前端塌陷)
溶剂效应
1)降低进样量;2)降低样品溶解液洗脱强度;3)调换进样阀接口(u3000:调换进样阀4、5号位;vanquish:调换进样阀1、2号位)
色谱柱温度影响
一般发生在色谱柱内径大于3 mm,并且温度条件很高的情况下。选用预加热来确保色谱柱中流动相温度不会梯度变化
仪器转子密封磨损
更换转子密封
鬼峰
上一针样品未全都洗脱
延长分析时间或改用梯度洗脱
进样器交叉污染
1)增加洗针程序;2)清洗或更换易污染部件,如针、针座密封
cad检测器被污染
以50%甲醇冲洗
流动相、色谱柱或流通池污染
逐一排查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是流通池污染可采用异丙醇以0.2ml/min低流速冲洗,特别注意水相流动相的污染
流通池有气泡
排除气泡
不出峰
未进样,或进样量不足
1)保证样品瓶中样品量足够;2)检查进样类型是否为“blank”
过高的背景电流/噪音(cad)
选择纯度较高的流动相
样品容易挥发(cad)
查看分析物的蒸气压
色谱柱柱效下降
按照说明书对色谱柱进行在生,无效则更换色谱柱
负峰
不合适的参比波长(dad)或ri检测器参比池未充分冲洗
dad:设置合适的参比波长或不使用该功能;ri:增加平衡时间
样品溶解液与流动相差别太大
使用流动相溶解样品
洗脱物比流动相吸收值低
更换波长或使用低吸收溶剂做流动相
错误的信号输出极性
检查信号输出极性,请打400电话
废液引起(cad)
确保peek管在废液瓶中
数据处理时设置了色谱图扣除命令
不使用色谱图扣除的功能
ri检测器未关闭参比池通道(样品连续流过样品池和参比池)
关闭参比池通道
雾化针污染(cad)
异丙醇超声清洗雾化针,无效则更换
毛刺峰
流通池进气泡
流通池出口增加长度的背压管,但不能超过流通池的耐压范围(注意:fld流通池耐压<20bar,不能增加被压管)
电压不稳或仪器接地不正确
常见于cad/ecd,打400电话
cad检测器被污染
以50%甲醇冲洗,无改进打400电话
峰面积减小
进样器堵塞
逐段排查阻塞点,需要时请打400电话
检测器灯能量偏低
更换新灯
检测波长设置不合理
设置合理的检测波长
待测物降解
使用合适的保存条件,如使用含温控单元的自动进样器
cad雾化温度过高,半挥发成份流失
降低雾化温度
仪器有漏液
检查漏液位置
峰面积重现性差
自动进样器转子密封/针座密封发生磨损
更换新的转子密封/针座密封,需要时请打400电话
进样针的针尖弯曲或堵塞
超声清洗进样针(注意针尖不要接触瓶底),无效则更换
进样前针位未处于inject状态
进样前,保证针位处于inject状态
进样器的注射器进气泡
进样前执行灌注注射器命令排除注射器内气泡,需要时需手动排气泡
自动进样器抽样速度过快
降低进样针的抽样速度,使抽样时间至少3-5秒
自动进样器的注射器密封不严/注射器三通阀磨损
更换新的注射器/注射器三通阀,需要时请打400电话
基线周期性波动
泵压力波动
采集压力通道的信号,寻找压力波动的原因
管路或流通池中有气泡
流动相充分脱气
基线无规律波动
温度波动
控制好温度,使用对温度较敏感的ri检测器时要尤为注意
流动相混合不均匀
1)更换更大的静态混合器;2)若为等度分析,可将流动相提前混合
检测器灯能量过低
更换新灯
流通池被污染
用不同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流动相或色谱柱被污染
更换流动相或色谱柱
电压不稳或仪器接地不正确
常见于cad/ecd,请打400电话
紫外检测器波长低于溶剂截止波长
1)选择合适的流动相进行分析;2)改变检测波长
其他
蠕动泵抽不出溶液
1)弯头注射器抽出管路气泡;2)清理挤压部位;3)更换新的软管
提示密封圈泄露超限
1)更换密封圈和/或柱塞杆;2)向右挤压蠕动泵杠杆
vanquish更换流通池时的注意事项
先关掉检测器模块的总电源再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