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一体化三格式污水净化槽

一体化三格式污水净化槽​
咨询130 7071 7631
各种型号,各种尺寸都有,总有一种是适合您的。
质量保证 送货上门 免费安装 售后保修
设备主要用来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医院污水处理、风力发电厂、高速公路服务区、变电所、工厂生活污水等及与之相近的工业有机污水。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改进型a/o法、a2/o法。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大型污水厂大多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我国的北京高碑店污水厂、天津纪庄子污水厂和东郊污水厂、沈阳市北部污水厂、郑州市污水厂、杭州市四堡污水厂、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厂等都采用这种工艺,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种工艺对大型污水厂具有难以替代的优点:
1.耗能低、运营费用低
传统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与氧化沟和sbr工艺相比大优势是能耗较低、运营费用较低,规模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对于大型污水厂来说,年运营费很可观,比如规模为40×10^4 m3/d的污水厂,1 m3污水节省处理费1分钱,一年就节省146万元。
这种工艺的能耗和运营费低的原因是:a.设置初沉池,利用物理法以小的能耗和费用去除污水中相当一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降低二级处理的负荷,显著节省能耗;b.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它比氧化沟和sbr工艺的同步好氧消化显著节省能耗,是一种*的节能工艺。
这种工艺的基建投资一般情况下比氧化沟和sbr工艺高,但随着规模的增大,氧化沟和sbr的基建费也成倍增加,而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投资则以较小的比例增加,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当污水厂达到一定规模后,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投资比氧化沟与sbr还省,所以,污水厂规模越大,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优势就越大。
管理水平提高
常规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的主要缺点是处理单元多,操作管理复杂,特别是污泥厌氧消化要求高水平的管理,消化过程产生的沼气是可燃易爆气体,更要求安全操作,这些都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但由于大型污水厂背靠大城市,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较高,能满足这种要求,因而常规活性污泥法的缺点不会成为限制使用的因素。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同时由于排水管网系统不够完善,大多数城市污水的有机成分不高,加之污泥厌氧消化的管理和沼气的利用还缺乏成熟的经验,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包含污泥厌氧消化工序的常规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的经济性。因此,对于规模为(10~20)×10^4 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时可能采用sbr和氧化沟工艺更为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各种工艺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工艺。
碳是微生物生长需要要大的营养元素.在脱氮除磷系统中,碳源大致上消耗于释磷,反硝化和异养菌正常代谢等方面.其中释磷和反硝化的反应速率与进水碳源中的易降解部分,尤其是挥发性有机脂肪酸(vfa)的数量关系很大. 一般来说,城市污水中所含的易降解cod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以vfa为例,通常只有几十mg/l.所以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释磷和反硝化之间,存在着因碳源不足而引发的竞争性矛盾。
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工艺外部采取措施,增加进水易降解cod的数量,例如取消初沉池,污泥消化液回流,将初沉池改为酸化池等都有一定作用,还可考虑外加碳源的方法.二是从工艺内部考虑,权衡利弊,更合理地为反硝化和释磷分配碳源,常规脱氮除磷工艺总是优先照顾释磷的需要,把厌氧区放在工艺的前部,缺氧区置后.这种作法当然是以牺牲系统的反硝化速率为前提.但是,释磷本身并不是脱氮除磷工艺的终目的.就工艺的终目的而言.把厌氧区前置是否真正有利,利弊如何,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根据对厌氧有效释磷可能并不是好氧过度吸磷充分必要条件的新认识,倒置a2/o工艺将缺氧区放在工艺前端,厌氧区置后。经过这种改变,脱氮菌可以优先获得碳源,反硝化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原来困扰脱氮除磷工艺的硝酸盐问题不存在了,所有污泥都将经历完整的释磷和吸磷过程,除磷能力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有所增强。这种新的碳源分配方式对脱氮除磷工艺的实践和机理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一体化三格式污水净化槽​硝酸盐问题
在常规a2/o工艺中,由于厌氧区在前,回流污泥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硝酸盐带入该区.硝酸盐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聚磷蓖的释磷效率,尤其当进水中vfa较少,污泥的含磷量又不高时,硝酸盐的存在甚至会导致聚磷菌直接吸磷.所以在常规a2/o工艺框架下,如何避免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干扰释磷一度成为研究热点,并围绕这一问题产生了诸如uct工艺,jhb工艺,easc工艺等,其中的应属uct工艺。
解决硝酸盐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区之前,设法将其携带的硝酸盐消耗掉.一种方法是在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区之前,先进处一个附设的缺氧池,在这个缺氧池中回流污泥携带的硝酸盐利用污泥本身的碳源反硝化。由于没有外加碳源, 这种反硝化实际上多属内源代谢, 因此反硝化速率不高。作为对种方法的改进, 另一种方法通过投加外加碳源或引入一部分污水来提高附设缺氧池的反应速率。
uct 工艺另辟蹊径, 把常规 a2/ o 工艺的缺氧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如图 4) 。内循环 1 将硝化液从好氧区( o) 回流至缺氧区( a2) , 内循环2将a2区前部的混合液循环至a1区, 回流污泥不是直接进入a1区, 而是先进入a2区前部。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划出一个小的缺氧区专门消耗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 故避免了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的冲击,改善了聚磷菌的释磷环境。但是, 进入a2区前部的回流污泥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由内循环2运至a1区, 其余大部分未经释磷直接进入后续工艺。也就是说, 在所排除的剩余污泥中只有一小部分经历了完整的释磷、吸磷全过程, 其实际除磷效果可能因此而大受影响。常规a2/o工艺实际上也存在类似缺陷。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