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专利的布局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专利是国家赋予专利权人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一种排他性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专利收费则是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者进行创新的一种合理方式。
通信产业互联互通的特性,要求整个产业严格按照通信标准,通信标准通过主要厂商等标准组织成员以投票的方式形成。一旦拥有了标准必要专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简称“sep专利”),将在产业运营中占据重要的优势地位。
但与此同时,移动通信产业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任何一个电子产品上涉及的专利可能就有上万个,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独家拥有所有的专利。目前,在国际上,只有德国对移动通信领域坚决采取禁售的手段,其余大部分通过技术费率的方式通过缴费来解决知识产权争端。在知识产权的布局中尤为关键的是提高声明标准必要专利的质量和布局的核心度。
01 5g通信专利基本面已经定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进入5g时代,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行业中的话语权也在变得越来越高,从2g起步、3g追赶、4g同步到如今的5g超越,中国通信企业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逆袭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领先的5g市场,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占全球5g连接的60%。”前不久,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疫情后首次回归上海举办,主办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在《2023年中国移动经济报告》中指出,全球运营商正越来越多地转向5g行业应用,而中国是走在最前列的国家。根据iplytics发布的数据,自2017年5g标准制定之初至2022年底,全球在etsi进行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最多的十家产业主体中,中国企业占据一半的席位。
各企业已声明5g专利族和已授权5g专利族数量
(数据截至2022年10月18日。来源:iplytics)
当前,5g通信的r15、r16、r17已经冻版,代表5g通信专利的基本面已经定局,专利分布的态势基本明晰和确定。代表5g-advanced的r18正在吸引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并开展研究,预计对5g-advanced的研发和产出的专利要持续影响到2030年商用的6g通信。
02 警惕6g专利标准潜在分裂分享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相关报告显示,目前各国对于6g的研究同样保持高度热情,在全球38032项6g潜在关键技术相关专利中,中国占比35%(13449项)、美国占比18%(6926项)、欧洲占比13%(4933项)、日本占比13%(4756项)、韩国占比10%(3796项),中国6g关键技术相关专利在数量上已经跃居全球第一。
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的6g专利仅是对6g需求和方案的一种细节统计方式,目前的专利排名也仅仅是技术成熟前事先预见的技术细节。在6g的发展方向还未成熟的情况下,需要特别警惕标准潜在分裂危险。在当前6g研发中,美国专门组建next g联盟,已有高通、苹果、三星、诺基亚、爱立信、at&t、facebook、英特尔、夏普、nec等40多家信息通信巨头加入,中国的华为和中兴被排除在外。欧盟的旗舰6g研究项目“hexa-x”同样汇集了25家欧美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国的企业和产业在这中间的缺失,必然会带来一定的信息错位——对最新需求和方案细节了解程度有一定的缺失。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副研究员王雷认为,据此需警惕6g标准的分裂,通过专利情报及时跟踪关键技术专利布局动向,统筹布局避免和缓解脱钩、分裂带来的问题。
03 团结一心方能做大做强中国通信业
虽然目前5g的技术格局是呈现中国领跑的局面,但是在通信行业的国际形势上,中国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令人乐观。自2018年起,美方对中国高新企业一轮狠过一轮的“制裁”,显示了国际通信及芯片技术竞争的白热化,也让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加强自主可控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中国通信行业的共识。
利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有五家来自中国。图源:中国信通院)
复杂的国际通信技术竞合态势也影响到通信设备市场环境,并体现在竞争对手之间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冲突与对抗上。2022年,德国法院裁定oppo、vivo侵犯了诺基亚的标准必要专利权,签发了针对oppo、vivo的禁令,直接导致两家中国厂商宣布暂停在德国销售旗下手机产品。两家中国厂商并不因此就此屈服于“不合理高昂”专利费。目前,oppo、vivo正在就此事件提起上诉。这些不完全公平的事件间接告诉我们,当前摆在我国通信行业面前的最大任务依然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保持5g、6g时代技术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上的领先地位,促进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国内通信企业大部分还在发展阶段,真正赶超国外老牌通信巨头尚需时日。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艰难的市场环境,国内通信企业需要团结一心,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自身技术研发的积累和突破上,以在未来不确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此刻的“抱团取暖”、互帮互助,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利益,帮助企业顺利度过寒冬,更有利于推动国内通信行业的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