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次氯酸钠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

次氯酸钠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针对水质要求的提高,去除水中残留氨氮的要求和需求都越来越高。从水中去除氨氮已有多种方法,折点加氯法(次氯酸钠)由于简单易行而经常被采用。与传统的氯系氧化剂液氯相比,次氯酸钠(na cl o)不仅使用安全而且可进一步降解水中氨氮含量,是使用广泛的方法之一。折点氯化法(次氯酸钠)是将次氯酸钠通入水中将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学脱氮工艺。当氯通入水中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低,氨的浓度降为零。当氯通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因此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水中的nh3-n可在适当之ph值,利用氯系的氧化剂(如cl2、naocl)使之氧化成氯胺(nh2cl、nhcl2、ncl3)之后,再氧化分解成n2气体而达脱除之目的。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对氨氮模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有效氯与氨氮的摩尔比n(cl2/nh3-n)、反应时间、p h值、温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氨氮水所需的实际氯量取决于温度、ph值及氨氮浓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ph值在6~7时为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2小时。在含氨水中投入氯的研究中发现,当投氯量达到氯与氨的摩尔比值1∶1时,化合余氯即增加,当摩尔比达到 1.5∶1时,(质量比7.6∶1),余氯下降到低点,此即“折点”。在折点处,基本上全部氧化性的氯都被还原,全部氨都被氧化,进一步加氯就都产生自由余氯。次氯酸钠除氨机理如下:   nh3 + hocl → nh2cl(一氯胺) + h2onh2cl + hocl → nhcl2(二氯胺) + h2onh2cl + hocl→ ncl3(三氯胺) + h2o 次氯酸钠法突出的优点是可通过正确控制加氯量和对流量进行均化,使水中全部氨氮降解,同时使水达到消毒的目的。对于氨氮浓度低(小于50mg/l)的水来说,用这种方法较为经济。且处理率达90%~100%,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在处理氨氮的同时,水中有效氯的存在使水体达到消毒的目的。因此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来处理水中超标氨氮含量是理想、性价比高的方法。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