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其林贝尔混合器对于桦褐孔菌多糖的优化提取的

桦褐孔菌(phaeoporus obliquus j. schroet),是一 种生长在寒带的木腐菌,主要分布于北纬 45°~50° 地区,包括北欧、俄罗斯、日本及中国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 其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类化合物、芳香物质、 多酚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 。 从 16 世纪以 来,桦褐孔菌作为民间药物,在预防和治疗癌症、心脏病、肝病、降血糖、胃病等疾病方面功效*且无 明显的毒副作用 ,但尚未见桦褐孔菌皂苷对非酒 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桦褐孔菌购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tg、tc、 ldl、hdl、alt 试剂盒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有限公司;石蜡、乙醇购于北京化工厂;中性树胶购 自上海凯博生物有限公司;he 染色液购自solarbio 公司。 cx31 型电子显微成像系统 (olympus 公司); mt-360 型*混合器 (江苏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bt25s 型电子天平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r20 型旋转蒸发仪(buchi switzerland 公司)。
1.2 桦褐孔菌多糖测定
将桦褐孔菌粉末过筛, 准确称取 5 g 粉末溶于 30%的乙醇溶液中,分别改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超声功率,用 80%的乙醇溶 液沉淀多糖后,4 000 r / min 离心 7 min 后取上清液, 减压浓缩至浸膏后水浴至干,得粗制多糖,通过标准 曲线的方法测定含量。
1.3 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 以桦褐孔菌多糖提取率 为考察指标,进行 l9(34 )正交试验,各因素与水平见表 1。
1.4 小鼠造模
将 40 只雄性昆明小鼠适应性饲养 7 d 后随机 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低、高剂量组,每组 10 只,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糖 高脂饲料造模,每天定点对小鼠进行灌胃,正常组和 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 低剂量给药组给 予 60 mg / kg 桦褐孔菌多糖进行灌胃,高剂量给药组给予 120 mg / kg 桦褐孔菌多糖进行灌胃, 连续灌胃 给药处理 8 周。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分别改变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 取温度、 料液比条件下桦褐孔菌多糖类物质的提取 率。 结果表明,提取时间 30 min、超声功率 40%,提 取温度 40 ℃、 料液比 1∶15 时桦褐孔菌中的多糖提 取量。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桦褐孔菌多糖的 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桦褐孔菌多糖类 物质提取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 b>a>d>c,超声功率 和超声时间对桦褐孔菌多糖提取效果影响相对较 大, 即的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时桦褐孔菌的多 糖提取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次为提取 温度、料液比。小鼠灌胃给药 8 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 的桦褐孔菌多糖提取物对小鼠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改 善, 其中高剂量给药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 达到 60.31 mg / g,低剂量给药组的肝脏指数为 69.72 mg / g。灌胃给药 8 周 后, 小鼠血清中 tc、tg、ldl、 hdl 及 alt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果表明,与模 型组相比,小鼠血清中的 tg 水平比正常组高,给药 组小鼠血清中 tg 含量稍有降低,但并不显著;模型 组小鼠血清中*水平为 4.58 mmol / l,给药组小 鼠血清中*水平明显下降(p<0.01),分别为 2.16 mmol / l 和 3.32 mmol / l;与模型组相比,桦褐孔菌 高浓度给药组小鼠血清中的 ldl、hdl 水平显著降 低(p<0.01),分别下降到 0.36 mmol / l 和 1.97 mmol / l, 低剂量给药组下降到 0.75 mmol / l 和 2.52 mmol / l; 与模型组相比,桦褐孔菌不同浓度给药组小鼠血清 中 alt 水平下降明显(p<0.01)。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虽无过量饮酒史但类似于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组织学病变的一种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目前,中国 nafld 的发病率为 15%左右, 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 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但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
免责声明:文章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需要我方删除,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时间进行处理。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