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指出,严峻的产品瓶颈也使国内pet离型膜产能将在年中进行产品重组。去年6月,亚洲已有两家pet离型膜工厂关闭。hualon关闭了位于马来西亚negri sembilan的pet工厂,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利润缩水;大韩化纤也因为利润低下,正在关闭位于韩国蔚山的1座产能为400吨/日的pet工厂。
在1920年代期间,国内pet市场需转变其对自己的认识。某资讯公司总裁称,“pet离型膜行业已从大型跨国公司转向私有投资商”,“但是由于利润并没有下降,行业正在进行联合。我们似乎满足——我们不断打破瓶颈并建立新厂,继续扩大产能。”
许多市场观测员认为pet离型膜产能过剩。2008年年底,两家公司关闭了三家pet离型膜工厂,使年产值降低了15亿元。然而,与此同时,北美地区的indorama polymers public公司正在亚拉巴马州迪凯特建立一家年产值高达10亿英镑工厂。selenis canada作为一家新型市场入口,2010年年底其蒙特利尔区的一家工厂将提供3.30亿英镑产值。
据悉,国内过剩的pet离型膜产品一般出口到欧美地区,净出口数量将由2012年的110万吨增至现在的220万吨,到年底时开工率回升至80%左右。欧美地区由于受亚洲出口的影响,产能增速较慢。长期来看,它们将成为pet净进口地区,其开工率维持在9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