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双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百密一疏,难免会出现部分权利与义务约定不明确的情况。那么在合同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履行规则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合同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
签合同时约定不明确的履行方式:一般情况下,由双方协议补充确认,并按照约定履行。若双方无法协议补充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二、约定不明合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列出了合同一般包括的条款,也允许当事人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订立一个具体、明确、当事人都无疑义的合同是合同履行的关键和前提,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合同纠纷的直接证据。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应当约定的条款而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一)当事人对某些合同条款未作意思表示而疏漏;
(二)当事人虽有约定但不明确;
(三)当事人约定某些条款在合同订立后另行约定;
(四)合同的某些条款因违法而被确认无效或为撤销。
约定不明合同的存在,势必给当事人履行造成困难,但为了鼓励交易、节约交易成本,则应当尽量予以补充,并使合同具有可履行性。
三、合同价格约定不明该如何确定
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通过本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若出现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双方可以根据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者是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履行。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