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管选用
1、查表法:根据负载配置总功率,负载持续率、使用环境、起重机械吨位及其额定工作电流,查表3-1或表6-1确定导管规格。
2、功率估算法
(1)根据负载特点、估算负载总功率σp
a.n负载同时工作:σp=pa+pb+...+pn
b.n个负载不同时工作:σp=pa+pb+pc...
其中:pazui大一个负载功率;pb、pc其余二个可能同时动作的负载功率。
(2)根据下表查供电滑触线导管承载线三相交流功率pn保证pn>σp
负载持续率和许用环境温以系数kt和kε进行修正。
吊车功率——导管轨道截面速查表
吊车类型 起重量(t) 额定总功率(kw) 电动机功率 额定负载持续率
ε=25% 额定负载持续率ε=40%
主钩(kw/a) 副钩(kw/a) 大车(kw/a) 小车(kw/a) 计算电流|(a) 导线
截面bblx
mm2 导管轨道截面
mm2 计算电流|(a) 40°c时导管轨道截面mm2
电
动
葫
芦 0.5 1.1 0.8/3 0.3/0.9 3 2.5 10 10
1 2.8 2.2/6.4 0.6/1.9 6.4 2.5 10 10
2 4.1 3.5/9.2 0.6/1.9 9.2 2.5 10 10
3 6 5/13 1/2.9 9.2 2.5 10 10
5 8.5 7.5/19.7 1/2.9 19.2 4 10 10
梁
式
吊
车 0.5 3.3 0.8/3 2.5/5 0.3/0.9 5 2.5 10 10
1 5 2.2/6.4 2.5/5 0.6/1.9 6.4 2.5 10 10
2 6.3 3.5/9.2 2.2/5 0.6/1.9 9.2 2.5 10 10
3 8.9 5/13 2.2/5 1.7/3.7 13 2.5 10 10
5 11.4 7.5/19.7 2.2/5 1.7/3.7 19.7 4 10 10
桥
式
吊
车 5 23.2 11/28 2.2/7.2 27.5 6 16 41 16
10 29.5 16/43 3.5/10 35 10 16 58 25
15/3 35.5 22/57 11/31 3.5/10 42 16 25 103 35
20/5 48.5 30/72 16/43 3.5/10 58 25 25 103 35
30/5 80 60/133 16/43 5/15 94 50 35 140 50
50/10 89.5 60/133 30/80 7.5/21 105 50 50 156 70
导管截流量修正系数
温度°c 25 30 35 40 50 55 60
kt温 1 0.94 0.89 0.82 0.67 0.53 0.47
接电持续率修正系数表
ε % 100 60 40 25 15 10
kε接 1 1.24 1.47 1.85 2.35 2.85
3、电流估算法
(1)工作电流if估算:按负载的额定工作电流选用导管,当工作温度为40°c,一般起重机;
if-ifa+ifb+ifc
ifa-zui大功率电机折算或负载持续率。
jc=100%时的工作电流
ifb、ifc-其余可能同时动作二只电机,ic=100%时折算工作电流。对于大容量、多电机起重机、由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if=kalc+kbσ |+a
其中:ic-起重机其余电机总电流(jc=25%时)
σ i-起重机其余电机总电流(jc=25%时)
a-其它负载工作电流一般取10(a)
ka、kb-功率电流转换系数表
电流、系数、起重机类别 轻极(m4) 中级(m5) 重机(m6) 特重机(m7)
交流380v ka 0.6 0.6 0.9 0.9
kb 0.2 0.3 0.4 0.6
直流220v ka 1.2 1.2 1.8 1.8
kb 0.4 0.6 0.8 1.2
(2)查《吊车功率—导管轨道截面速查表》确定选用规格,保证in>1f
in——导管35°c时连续载流量
4、电压降校核:长度在100m以内的导管按功率或电流估算法选用后,可不进行电压降校核。
(1)电压降△u≈指标:一般起重机△u<7%,治金起重机△u<5%,其它用电设施根据产品标准要求。
(2)校核方法:三相交流负载:
△u≈173lmaxlcosψ%直流负载:△u≈200lmaxl%
δsun δsun
其中l-供电滑触线装置计算长度m(见供电方式)。
δ-导电率,铜取50m/ωmm2
s-导轨截面积mm2
un-额定工作电压
cosψ-功率因素,线绕电机取0.65,异步电机取0.5。
lmax-zui大负荷电流
lmax=k起(lfa+lfb+lfc)lfa、lfb、lfc见前注释
k起一起动系数,线绕电机取2,直流电机取2-2.5
(二)供电方式
当电压降超过标准时,除选用较大一级截面导管外,可采用不同供电方式以改变计算长度l。
(三)热膨胀补偿的确定
1、室内安装:全线长程在100m以内,一般不加热膨胀补偿点,组装时在导管接头处需留间隙5mm。
2、室外安装:线路超过100m以上庆考虑热膨胀补偿点。
(1)间隙补偿法:
原理:在导管连接处的相邻导管间交错留有间隙,供热膨胀补偿延伸之用,补偿点两端应固定悬吊,其余浮动悬吊。每段导管的补偿间隙如下:
热膨胀补偿表安装时环境温度°c -20 -10 0 10 20 30以上
补偿间隙a(mm) 12 10 8 6 4 2
热膨胀补偿表全年温差△t lmax
20°c 30m
30°c 22m
40°c 15m
60°c 13m
补偿段确定:总长度超过100m的供电安全滑触线,考虑到整条管路的热膨胀变化,采用固定悬吊与浮动悬吊两种方式:两固定悬吊之间,称为补偿段,根据全年温差,确定补偿两侧固定悬吊的zui大间距lmax,一般不少于12cm,固定悬吊配置见下图:
(2)分离补偿法
原理:在环境温差较大,运行速度不高的情况下,可采用分离补偿法。导管在接头处分离一段距离作热膨胀补偿之用,导管分离处均套上嗽叭导入管,分离导管采取分别供电方式。
导电器由弹簧托架传动,以保持其脱离导管时的正确位置,为保证连续供电,必须采用双极导电器。补偿段设置:补偿段位于两固定悬挂中点位置,一般间隔为500mm。
安装要求
a:分离处两端必须分别供电,相位必须一致。
b:分离导管两端必须有嗽叭导入管。
c:分离处导管应较正中心线,保持同轴度1mm。
d:弹簧托架导电器其间隔距离不小于550mm。
例:全年使用环境温度-20°c-+55°c:安装时环境温度:t=18°c。试求热补偿间隙x。温差△t=75°c补偿间隙:
(四)检修段
1、原理和功能:当起重设备进入检修段时,输电导管工作段仍能通电工作,检修段和工作段采取分别供电要求相位一致,两段连接处采用绝缘隔离,当需检修起重机进入检修后,即可切断检修段电源。
2、型式
(1)连接式:在一条导管中,两段导轨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2)分离式
七、安装要点
(一)安装位置选择
1、安装位置尽可能靠近移动受电设施同一侧
2、安装位置尽可能避开高温热源,强光照射及其红、紫外线辐射。
3、应保证不受物体撞击和便于日后维修。
(二)支架安装方式的确定
可由厂方提供安装方式预约订做。
(三)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地形和厂方要求绘制安装示意图。无特殊情况可按下图进行准备工作。
2、支架装配,直线导管每根长4m,支架的悬吊间距按下图进行安装,亦可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增减支架的间距。支架必须牢固且排列整齐美观。
3、安装检查
(1)检查导管外有无破裂、扭曲变形,导管内导轨接头是否平直光滑。
(2)导电器应灵活自如的通过导管。
(3)导电器内电刷应伸缩自如,完整无缺、且有一定弹性。
(四)安装导管
1、根据安装示意图,将导管、热膨胀补偿管、检修导管、中间供电段导管执着示意图位置顺序排好,以利工作顺利开展。
2、定形夹和悬吊夹可预先安装在每根导管上,在吊装时再调悬吊夹的抽向位置,并调导管与受电机械的运动轨道平行。在悬吊架处测量水平高度允差为2mm,水平距离允差4mm。
3、导轨连接,有折角连接及对接两种型式。接头螺钉必须旋紧,防止松动,以免在通过电流时产生过热现象;导轨内侧表面必须对合在同一平面内,使过渡平滑,将导电器在接头处反复推行时应无撞阻碍感觉,必要时可用细锉刀修整至圆滑过渡。导轨的连接重量是滑触线安装质量的关键,必须认真操作。
4、导管连接采用连接夹,连接夹的下沿嵌入导管槽内,以保证两导管对接同轴度。
5、安装端部或中间进线盒衣端盖,端部进线盒及凋盖均应以螺钉固定。
6、安装拨叉,拨叉可焊接或用螺栓固定在传动臂上,传动臂安装于导电器设施上,其表面与导管中心zui近距离应保持在100mm左右。拨叉插入导电器内,应保证在全线自由上下摆动。其范围为40mm,并能吸收其它方向的传动误差和冲击。
7、接通电源试行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通电前复查全线安装情况,确认无误后,调试人员可进行入操作岗位,其他人员应撤离现场或进入安全地区。
(2)接通电源后,不急于开动起重机,观察静态通电是否正常,然后启动小车电机,试运行两分种,再启动大天车电机,以低速行驶,沿全线观察,应特别注意运动部分与支架、水泥柱等有无碰擦的可能性,若发现下述情况,应立即纠正:
a、导管有较大异动,应调整导管或修正拨叉。
b、导电器运行时有异常声响,应检查导轨连接点是否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