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官司这一通俗的说法,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要说区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很多人就分不清楚了,也不知道作为原告有什么权利,是不是可以请律师,要不要请律师,有人问民事案件需要辩护人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民事案件需要辩护人么
民事诉讼案件是没有辩护人的,刑事案件才有辩护人。民事案件是可以委托代理人的,代理人就相当于刑事案件的辩护人,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时,最多可以委托2名代理人,而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其他具有代理资格的公民等人,委托代理人要向法院出具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的内容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并且要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签字。
公民委托律师时,要注意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是不同的,刑事案件委托律师时,是委托辩护人,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辩护。而民事案件是代理人,代表委托人向法院主张民事权利。
二、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法律效力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该解释中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作出了如下规定: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2)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4)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5)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三、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1、当事人的近亲属。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3、社会团体推荐的人。社会团体指依法或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有章程、有名称、有一定数量成员、有经费来源、有办事机构、有办公地点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包括:
(1)人民群众团体。
(2)社会公益团体。
(3)文艺工作团体。
(4)学术研究团体。
(5)宗教团体。
4、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当事人所在单位为保护其职工的合法权益,可以在单位中推荐一人为当事人代理诉讼,但被推荐的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必须经当事人同意和授权。
5、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除上面所列几种人,当事人也可以委托朋友、同事等他所信任的人,这些人经人民法院许可,就可以作为他的诉讼代理人。当然,此条非常缺乏可操作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民事案件需要辩护人么”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民事诉讼案件是没有辩护人的,刑事案件才有辩护人。民事案件是可以委托代理人的,最多可以委托2名代理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