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成套装置

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成套装置
鲁盛环保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设备采用sbr+有机氯消毒为主体处理工艺进行微生物生化处理。出水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中预处理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的要求。工程的*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成本较低且操作方式灵活。
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成套装置工艺流程说明:
一、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主要构筑物包括化粪池、隔油池、中和池。
(1) 检验科产生的酸碱废水采用中和处理,使用氢氧化钠和乙酸作为中和剂; 含氰废水产生量为 5 l/d,采用二氧化氯处理含氰废水。具体处理方法为: 含氰废水收集于预处理池,用氢氧化钠调节其 ph 值,使其 ph≥11,然后利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投加二氧化氯,余氯控制在 2~7 mg/l,*氧化情况下,投加比例为 cn-∶clo2= 1∶2.6,接触时间大于 0.5 h,经预处理后的含氰废水的化物浓度小于 0.5 mg/l; 含铬废水单独收集后,使用化学还原法处理,即在酸性条件下投加亚硫酸钠试剂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然后将 ph 调节至 8 ~ 9,使其形成氢氧化铬沉淀,沉淀物作为医废交由资质单位处置,处理后出水中铬含量小于 0. 5 mg/l,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中和池。
2) 项目放射科照片废显影液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在胶片洗印加工过程中需要 10 多钟化学物品,主要是显影剂、定影剂和漂白剂等。废显影液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 hw16感光材料废物,排放在集水池收集后交给专业处理危险固体废物的单位处理。
(3) 医院食堂产生的废水通过设置隔油池处理,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异,分离去除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油,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4) 粪便废水进入化粪池,通过沉淀截留作业及微生物生化作用去除部分污染物,然后进入 sbr 系统进一步生化处理。
二、sbr
生化处理与消毒系统该系统主要构筑物和设备包括sbr生化池、滗水器、消毒池、消毒剂加药系统。污水通过潜污泵由中和池、化粪池、隔油池等系统中输送至sbr反应器中,通过时间上的交替来实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整个运行过程,在流程上只有一个基本单元,将调节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功能集于一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微生物降解和固液分离等。其运行过程为: 进水→爆气→沉淀→滗水→待机。通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和沉淀分离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在消毒池内,主要是通过投加消毒液,采用有机氯类二氯异氰尿酸钠作为消毒剂,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保证出水的微生物指标。消毒后污水达标排放。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生活污水分流收集:通过所埋设管网将村内农户中的厨房、厕所和其他污水进行分流收集,厕所污水进入沼气处理池进行发酵处理,其他生活污水输送到三格式污水处理池处理;
2)三格式生活污水处理池处理:处理池池体内设有两个隔板,隔板将池体依次划分为沉卵沉淀室、厌氧灭菌室和澄清室,污水首*入第格是沉卵沉淀室,第二格是厌氧灭菌室,第三格是澄清室,其具体的处理过程如下,污水首先由污水进口排入第格,在第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及寄生虫卵等物体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解为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糊状浊皮、比较澄清的污水和固体状的沉淀物;经过初步分解的污水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糊状浊皮和沉积在下面的固体状的粪渣沉淀物则留在第格自然分解;在第二格中,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分解,杀灭虫卵并下沉,病原体死亡,污水得到无害化处理;流入第三格无害化处理污水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杀灭,污水进入澄清室澄清,第三格功能主要起到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污水作用,后污水排出处理池,进入下一步处理;
3)植物生态吸附:经过三格式污水处理池处理的水流入人工生态植物吸附处理单元进行生态吸附过滤,人工生态植物吸附处理单元所有植物为蔬菜和绿化植物,湿地填料部分从下到上依次为鹅卵石层、沙层和土壤层;
4)达标排放:处理达标后的水即可排放或者使用。
本发明的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研究,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方式存在的处理效果不佳,资源化利用低的技术工艺问题,形成了不同污水不同处理的技术工艺,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统一起来处理难的问题,而且无需动力,节约能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格式生活污水处理池为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为主要原材料的一种新型三格式污水处理池,并且所述三格式生活污水处理池池体为椭圆形。将污水处理池池体设计为椭圆形,其抗压能力较方形、圆形更强。
其中在沉卵沉淀室和厌氧灭菌室之间以及厌氧灭菌室和澄清室之间的隔板上分别设有供其相互连通的过污水管和过水止回管;在厌氧灭菌室上开有清污口,在清污口上设置有盖板和放气管,放气管上安装有减压阀,清污口连接的管道深入厌氧灭菌室内并高度低于厌氧灭菌室和澄清室之间的隔板上设置的过污水管。
在沉卵沉淀室和厌氧灭菌室之间以及厌氧灭菌室和澄清室之间的隔板上分别设有供其相互连通的过污水管和过水止回管,起到过水作用并隔氧。
在厌氧灭菌室上开有清污口,增加了放气管,放气管上安装减压阀。清污口连接的管道深入厌氧灭菌室内并低于过污水管水平面下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同时便于清理沉淀物。减压阀作用是厌氧灭菌室产生的气体压力过高时自动减压以保护灌体。灌体采用椭圆形,在厌氧灭菌室增加了放气管、清污口,放气管上设有减压阀,同时效果取决于*不让污水进入第二格和第三格,使污水依次经沉卵沉淀室、厌氧灭菌室储存,沉淀厌氧发酵能较好地起到杀灭虫卵、细菌和分解消化固形物质的作用。
经过处理池处理的污水通过水管从人工生态植物吸附单元下部一侧流入人工生态植物吸附单元,通过植物单元种植蔬菜或绿化作物进行吸附后,并从人工生态植物吸附单元另一侧上部通过水管排出,人工生态植物吸附单元体积为1-1.5立方米,底部及四周密封,填料底层为28-32厘米的鹅卵石层,中部为28-32厘米的细沙层,上部为28-32厘米的土壤层,在土壤层上种植有蔬菜或绿化作物。植物生态吸附的水流从下往上,并一层一层经过鹅卵石层、细沙层和土壤层,再经植物的生态吸附后排出,科学合理,效果好。
单级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
1999年third k a等首先提出,canon是一种基于亚硝酸氮的单级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其理论基础是在一体化反应器体系内同时实现半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生物膜表面或颗粒污泥表面,由于处于低溶解氧环境,部分氨氮在氨氧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氮;在生物膜内部或颗粒污泥内部,由于处于厌氧环境,产生的亚硝酸氮和剩余氨氮在厌氧氨氧化 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并产生很少量的硝酸氮,从而实现氨氮从废水中的去除。
该工艺去除氨氮的影响因素有温度、do、ph值、水中游离氨(fa)、有机物、重金属离子、重金属沉淀物等。canon工艺虽然革新了传统生物脱氮的思路,但要大规模工程化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启动周期长,厌氧氨氧化反应阶段的功能菌 anaob增殖缓慢,世代时间为7~14 d,是反硝化菌的几十倍,因此富集培养困难,*个生产性装置启动时间长达3.5年;其次温度要求高,现已报道的canon 工艺基本都是30 ℃以上,并不是所有废水都能达到该标准,若加热势必会带来能耗增加,运行易失稳,由于亚硝酸盐积累而进行排泥,结果降低了反应器的生物质浓度 造成系统失稳;还会排放温室气体n2o。
canon 工艺是迄今为止更为新型的生物脱氮方法,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相较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canon已逐步向实际工程推进,但作为一项新型脱氮工艺,其还存在一些问题尚需改进与解决。
废水生物除磷包括厌氧释磷和好氧摄磷两个过程,因此废水生物除磷的工艺流程由厌氧和好氧两个部分组成。按照磷的终去除方式和构筑物的组成,除磷工艺流程可分为:主流程除磷工艺和侧流程除磷工艺。
主流除磷工艺的厌氧段在处理污水的水流方向上,磷的终去除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典型的方法有厌氧/好氧(a/o)工艺,其他方法有厌氧/缺氧/好氧(a/²o)工艺、phoredox工艺、utc工艺、vip工艺以及sbr工艺、氧化沟工艺等。
侧流工艺的厌氧段不在处理污水的水流方向上,而是在回流污泥的侧流上,具体方法是将部分含磷回流污泥分流到厌氧段释放磷,再用石灰沉淀去除富磷上清液中的磷。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