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保障是植保无人机的关键手段

农业怎样玩好植保无人机:
对中国而言,粮食安全是保障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保证作物良好生长、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的关键手段,直接影响粮食食品安全.目前,我国受农药污染的耕地面积高达1300万 ~ 1 600万hm2.在植保领域加快推进施药装备的机械化水平与提高施药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增产的必然要求.
施药技术是降低农药残留的有效手段。地面喷雾机具可以地控制农药喷施量,但对于水稻、油菜、甘蔗、玉米等作物,地面喷雾机具进地作业困难,所以针对以上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依然是影响我国农作物生产的不可忽视的难题。农用植保无人机就是利用无人机搭载喷药装置,并通过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进行操控,从而对作物进行定量喷药,克服了人工作业效率低、地面喷雾机具进地作业的难题.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植保无人机已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其发展前景受到农业植保领域的高度重视。
高载质量、率、长航时。目前,植保无人机普遍存在的不足就是承载质量小,一般为 30 ~ 40kg,航时较短,一般为 15 ~ 30min。随着单位面积喷洒收入的提升及土地流转的增加,高载药量、率、长航时无人机的需求度会逐步显现出来。载药量越多,飞行时间越长,可大大提高无人机的作业效率,因此高载质量、率、长航时的中小型无人机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喷嘴的研究,喷杆作为植保无人机的施药关键部件,至今很少有人对其在喷雾作业过程中因振动问题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喷杆技术的研究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
①喷杆与喷雾均匀性关系的研究。
②喷杆结构动力学研究。
③喷杆运动学与控制理论研究。
④喷雾机田间路面谱研究。
关键词:喷雾机 传感器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