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一:电力系统需要利用pt的二次电压来实现系统的同期并列工作,并列的首要条件就是各被并系统相序必须一致.为此须先找出一条公共导线(大地)作为他们中间的一相(b相)各电力系统中,既然一相已经确定(即b是公共相)那么另外两相即能利用相序表确定出来。pt接地有两种方式:1、中性点直接接地;2、b相直接接地,然后中性点再经击穿保险接地。 其实,在发电厂中,厂用pt一般都是应用上述的第一种接地方法,b相接地只是为了同期装置而设的,同期装置(包括同期检定继电器和同期表)要接入两侧pt的电压进行比较相位差,这两个电压必须有一个公共点才能准确比较。另外接线简单也是副产品。 a相或c相接地不行吗?原理上讲可以,但习惯上大家都是b相接地,何苦要别出心裁的变一下,给安装、调试、维修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呢?但对于v-v接线的pt(不少用于同期的pt是v-v接线)一定是中间相接地,否则防止高压击穿的保护作用就太间接了,而中间相往往是b相。中性点为什么经击穿保险接地?b相接地,对a、c相来说,无论是防止高压击穿还是防雷,它们都离地线太远了点,因此在中性点加击穿保险来弥补。
**********************************************
说法二:
一、互原器的二次侧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和设备 的安全 ,因为如果绝缘损坏使高压窜入低压时,对可能在二次回路上的工作人员有危险,另处二次回路的绝缘水平低,若没有接地点也易打穿。
二、对变压器用的pt一般采用中性点接地,对发电机用的pt一般采用b相接地,这是因为:
1、习惯问题,有的地方为了节省pt 量数采用vn.v接线,为了安全二次侧应有一接地点,而习惯上总把一次侧两线圈首端一个a相一个按c相,而把公共端按b相,因此对应的二次侧公共点就是b相了(理论上哪一相接地都行,只要对应就行)
2、简化同期系统,这主要针对y接线pt,国为一个电厂可能有y接线和v接线两种pt,它们在系统中并列时若让y接线 pt采用b相接地,就可使v接线和y 接线都可用于同期系统,这样y接线pt的b相接地可带如下好处:
a、可节省隔离变压器。b、简化同期线路节省有关设备。
对于发电厂来说,为了满足不同要求,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既有中性点接地,又有b相接地的。当这两种接地方式的电压互感器都用于同期系统时,一般采用隔离变压器来解决因不同的接地方式引起的可能烧坏星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b相线圈的问题。
3、b相装二次保险且接地要放在其后,这是为了防pt一、二次间击穿时b相接地和一次中性点接地形成回路,使b相二次线圈短接以至烧毁。
4、凡采用b相接地的pt二次侧中性点都装一个击穿保险,这是考虑到b相二次保险熔断的情况下,即使高压窜入低压仍能打穿击穿保险而使pt二次有保护接地(击穿保险的电压约为500v).
**********************************************
说法三:
首先,pt二次侧必须有一个可靠的接地点,目前国内的接地方式有b相接地和中性点接地两种。
第二,b相接地的接线方式用于35kv及以下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一般不装设距离保护,b相接地对保护影响较小,又由于一次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相电压随其变化,而线电压三角形不变。因此,同步系统不能用相电压,而必须用线电压。为了简化其二次回路,对35kv及以下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一般采用b相接地。
第三,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接地这种方式用于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因为这些系统中一般装设距离保护和零序方向保护,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中性点接地对保护较优越。
综上所述,采用b相接地并不是习惯问题,而是有其必要。
**********************************************
n相接地一般用于35kv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原因:.距离保护需要。距离保护对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均要求零相接地,因为要接断线闭锁装置需要有零线。
原电力工业部1994年1月颁布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
8.3 经控制室 零相小母线(n600) 联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 将n600 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接触器等。
8.4 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卷,如认为必要,可以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卷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 伏,imax 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
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