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的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划分等级,那么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基本特征
安全生产事故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
(一)事故主体的特定性,仅限于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事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主要包括工矿商贸领域的公司、企业、合伙人、个体户等生产经营单元。
(二)事故地域的延展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地域范围是不固定的,但又是限定在有限范围内的。
(三)事故的破坏性,生产安全事故对人员或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包括急性中毒)或者给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影响了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四)事故的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不同于在某种危害因素长期影响下发生的其他损害事件,如职业病。
(五)事故的过失性,生产安全事故主要是人的过失造成的事故,同洪水、泥石流等不可抗力造成的灾害有本质的区别,如因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等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环境不良、设备隐患等原因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也应归为过失行为,是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员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过失行为,没有立即纠正、排除不良作业因素,放任不良因素继续存在致使发生事故。
三、生产安全事故原则
生产安全事故有四原则,一是严格依法认定、适度从严的原则。二是从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当前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事故认定范围不宜作大的调整。三是有利于保护事故伤亡人员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落实,消灭监管“盲点”,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以上就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可以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以及一般事故。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