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ec 870 -1远动设备及系统总则一般原理和指导性规范。 
 (2) iec 870 - 2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环境条件和电源。 
 (3) iec 870 -3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 
 (4) iec 870 -4远动设备及系统性能要求。 
 (5) iec 870 -5 -101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6) iec 870 -5 -102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7) iec 870 -5 -103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保护通信配套标准。 
 (8) iec 870 -5 - 104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iec 60870 -5 -101网络访问。 
 (9) iec 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10) iec 61970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 api)。 
 (11) iec 61334采用配电线载波系统的配电自动化。 
 (12) iec 801抗电磁干扰。 
 (13) gb 2887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14) gb 9813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15) gb/t 13730-2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条件。 
 (16) gb/t 13729-2002远动终端设备。 ’ 
 (17) gb/t 17626-98、gb/t 17618-一98电磁兼容国家标准。 
 (18) dl 410-1991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 
 (19) dl 451-1991 (2005)循环式远动规约。 
 (20) dl 476--1992 (2005)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21) dl/t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应用技术条件。 
 (22) dl/t 516-2006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23) di./t 550-1994 (2005)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 
 (24) dl/t 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25) dl/t 634. 510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 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26) dl/t 634. 5104-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 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 
 (27) dl/t 635--1997 (2005)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 
 (28) dl/t 789-2001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应用化要求及验收。 
 (29) dl/t 5003-200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30) dl 5002-1991 (2005)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数据技术规程。 
 (31) dl/t 5103-1999 35-llo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 
 (32) dl/t 719-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 102部分:传输规约电力系统电能量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33) ieee 802.2,ieee 802. 3。 
 (34) tcp/ip。
 国家电力公司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试行)[2002]。
 (1)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2) ndlj98-1990县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3) q/gwd 126-2005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技术导则2005。 
 (4)调自[1990] 68号县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应用化验收细则。 
 (5)调自[1994] 01号县调电网电能量遥测及总加功能规范。 
 (6)调自[1996] 43号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7)电监安全[2006] 34号文一地、县级调度中心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8)国家电监会令[2004]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9)国家经贸委令[2002]第30号令一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对硬件设备要求的环境标准:所有主站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防止静电、电火花、雷电、过电压、电磁辐射破坏的性能,其耐压及抗干扰性能应符合以下iec标准。 
 (1)绝缘符合iec 338/iec 060标准。 
 (2)过电压阻抗符合iec 338/060标准。 
 (3)耐过压频率符合iec 2554标准。 
 (4)静电放电符合iec 801-2标准。 
 (5)电磁场干扰符合iec 801-3标准。 
 (6)电力快速传送符合iec 801-4标准。 
 (7)防无线电干扰符合vde 875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