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需要担责。文学作品分为虚构的文学作品和纪实文学作品,虚构的文学作品人物事迹通过虚构的方式设立,但是纪实文学作品应该在描绘的人物形象时与现实人物形象保持一致。侵害他人名誉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
一、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需要担责吗
文学作品则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而创作的作品,依据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虚构的文学作品和纪实文学作品,由于作品类型不同,判断文学作品引起的纠纷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标准也不同——对于纪实文学作品认定是否侵害名誉权相对较容易,因为纪实文学作品一般以真人真事作为描写的内容,其基本事实不得虚构,作品描写的主要人物具有排他性,描写的事件也应该是曾经发生过的且内容基本属实的,仅可以添加一些次要人物和次要事件而使该文学作品更丰满。
也就是说,纪实作品中所描绘的主要人物形象应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形基本保持一致,不得损害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形的形象,更不得对其进行丑化描写甚至侮辱、诽谤其人格,否则就构成侵害该人物原形的名誉权。
二、名誉权的案件哪些法院有管辖权
因名誉权纠纷提起的诉讼,多为侵权之诉,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28条的原则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的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三、公民名誉权包括哪些
(一)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败坏他人名誉。
(二)法人名誉权
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评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从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的内容规定与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方式有点相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里所提及的名人名事一定是真实的情况,不得以虚假的事件去诋毁名人名事,也不得诽谤他人,这是写文学作品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守规守法的要求之一,身为作家的公民既要做好的文学作品,也要遵纪守法才是一个好作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前往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