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口罩抗拉力试验机

一、产品介绍:
口罩抗拉力试验机适用于无纺布、工业口罩、*、普通口罩、n95口罩、医用*防护镜等的检测设备。可用于刺破、拉伸强度、抗拉、剥离、剪切等等多种试验,可满足gb、iso、jis、astm、din、jg、jt、yb、qb、yd、yy、qc、sy、sl、bb、hg等标准和行业标准。试验机有着强大的数控显示系统和微机控制处理系统,液晶数控也可设定所需参数、曲线、位移、力值,所需参数能动态显示在液晶数显器上,全程数据采集不分档,以进口伺服电机和中国台湾工机减速机,驱动滚珠丝杆使整个机台上下位移,平衡、平稳的特点大大加长了试验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联接电脑实现全电脑控制并打印标准试验报告。
依据标准:gb 19083-2010《*技术要求》 ,gb 19083 口罩拉力测试机,依据gb 19083-2010 *技术要求,标准 4.3口罩带 4.3.2 方法检测,应有足够强度固定口罩位置。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三、技术参数:
类型:液晶数显仪表,微机控制,两种配置*,满足不同企业使用要求。
1、规格型号:cmt2000
2、大试验负荷:2000n以内可任意换;
3、测力精度等级:0.5级;
4、有效测力范围: 0.2%-100%
5、测力精度:示值的±0.5%以内;
6、试验力分辨率:大试验力的±1/500000
7、试验速度调节范围:0.001-500mm/min
8、速度精度:示值的±0.5%以内;
9、变形测量范围:0.2%—100%fs;
10、变形精度:示值的±0.5%以内;
11、变形分辨力:大变形的1/250000(全程分辨率不变);
12、位移精度:示值的±0.5%以内;
13、位移分辨力:0.5µm;
14、安全装置:电子限位保护;
15、超载保护:超过大负荷10%自动保护;
16、数据采集频率:200times/sec;
17、有效试验行程:300mm;
18、有效试验宽度:120mm;
19、电源电机:单相ac 220v±10%,200w;
20、主机重量:40kg。
四:口罩的技术标准
(1)、gb2626-2019该标准第1版为1981年发布(gb2626-1981),1992、2006、2019年分别进行过三次更新,2019版改为“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不带“用品”二字。其中gb2626-2019版于2019-12-31发布,2020-07-01实施,标准规定了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标识。该标准由国加*提出,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2)归口。相对于2006版,在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协调性、时效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科学进步和产品发展的趋势,在不降低防护能力的前提下调整呼吸阻力指标,完善检测方法,优化半口罩的下方视野,提高产品的舒适性。适用范围见图6。
该标准过滤元件按过滤性能分为两类(kn和kp),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包括kn90(≥90%),kn95(≥95%),kn100(≥99.97%)三个级别。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包括kp90(≥90%),kp95(≥95%),kp100(≥99.97%)三个级别。kn和kp后的数字,指过滤效率水平,数字越高过滤效果越好。kn口罩未对合成血液穿透、表面抗湿性进行测试,因此,这类口罩短时间使用可以阻挡病毒,但不能用于接触可能有喷溅患者或长时间接触患者。
(2)、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为民用口罩标准,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适用范围见图6。
根据过滤效率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对应的过滤效率:盐性介质分别为≥99%、≥95%、≥90%;油性介质分别为≥99%、≥95%、≥80%。口罩的防护效果由高到低分为a、b、c、d级,各级口罩适用的环境空气质量分别为严重污染、严重及以下污染、重度及以下污染、中度及以下污染。各级口罩在相对应的空气污染环境下应能降低吸入的颗粒物(pm)浓度至≤75μg/m(空气质量指数类别良及以上)。当口罩防护效果级别为*,过滤效率应达到ⅱ级及以上;当口罩防护效果级别为b、c、d级,过滤效率应达到ⅲ级及以上。
(3)、yy/t0969-2013该标准为一次性使用*的行业标准,于2013-10-21发布,2014-10-01实施。普通*符合此标准,适用于医护人员一般防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见图6)。普通级的*名称较多,医用护理、一次性医用都属于此类。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的*,均是普通级别的*。该级别口罩的核心指标包括细菌过滤效率、通气阻力,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无密合性要求,见图表3。
(4)、yy0469-2011医用*(yy0469-2011)为医用*的行业标准,于2011-12-31发布,2013-06-01号实施。医用*行业标准第1版(yy0469-2004)已被2011版所替代。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佩戴的一次性口罩(见图6),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外包装上必须明确标示为医用*。该类型口罩的核心指标包括细菌过滤效率、颗粒过滤效率、合成血液穿透阻力、通气阻力(见表3),没有像*标准那样对面部密合度提出严格要求,对细菌的过滤效率≥95%,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有限(≥30%)。
(5)、gb19083-2010gb19083-2010*技术要求于2010-09-02发布,2011-08-01实施,第1版为gb19083-2003,在全国抗击sars的大形势下制定,2003年4月29日紧急发布并实施,在sars前没有*。该标准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包括各种传染性病毒等(见图6)。该类型口罩的核心指标包括颗粒过滤效率、合成血液穿透阻力、通气阻力、表面抗湿性、密合性良好、总适合因数(见表 3)。*与佩戴者面部具有良好的贴合性,依据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分为1级(≥95%)、2级(≥99%)、3级(≥99.97%)。*规定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95%,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
我国*的防护能力由高至低依次是*、医用*、普通*。
▲中国口罩主要标准及适用范围引用自《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五、检测方法
yy/t0969-2013 《一次性使用*》
yy/t0969口罩带拉力测试机,依据 yy/t0969-2013 一次性使用*标准 4.4.2方法检测,每根口罩带与口罩连体连接点出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按照5.4 口罩带 检测方法:
5.4.2 随机抽取3个样品进项试验。以10n的静拉力进行测量,持续5s,结果均应符合4.4.2的要求。
gb 19083-2010《*技术要求》
gb 19083 口罩拉力测试机
依据gb 19083-2010 *技术要求标准 4.3口罩带 、4.3.2 方法检测,应有足够强度固定口罩位置。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按照5.3口罩带检测方法:
5.3.1 样品数量:取4个口罩,打开包装,其中2个进行温度预处理,2个不进行预处理。
5.3.2 温度预处理条件:
预处理条件为:
a) 70℃±3℃环境试验箱中放置24h;
b)﹣30℃±3℃环境试验箱中放置24h。
经温度预处理后应在室温条件下恢复至少4h。
5.3.3 通过目力检查和拉力试验装置测量,结果均应符合4.3要求。gb/t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gb/t32610 口罩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拉力测试机) 依据 gb/t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5.3内在质量 表2 内在质量指标的要求:口罩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n ≥ 20
按照 6.9口罩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 测试方法
6.9.1 抽取5个口罩样品。
6.9.2 按照gb/t13773.2规定执行。拉伸速度100mm/min。测试钩安装在拉伸仪器的上夹钳,测试时口罩带垂直悬挂在测试钩上,口罩主体沿轴向夹在下夹钳中,松式夹持。
6.9.3 测试钩:钢制材料制成,条形,宽度(10±0.1)mm,厚度(2±0.1)mm,一端弯曲成直角钩状,弯钩部分长度至少(12±0.1)mm,钩的边缘应光滑。测试钩应方便安装在拉伸试验仪的夹钳中。见下图:
6.10.2 测试设备
6.10.2.1 材料试验机测量范围0n-1000n,精度为1%。
6.10.2.2 夹具应有适当结构和夹紧度。
6.10.2.3 计时器精度为0.1s。
6.10.3 测试方法
用适当的夹具分别固定被测试样的呼气阀盖和口罩体(固定点应合理靠近相应的连接部位)。启动材料试验机,施加轴向拉力至10n,持续10s,记录是否出现断裂、滑脱和变形现象。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