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HiMedia第二代尿道感染病原菌显色培养基

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疾病,主要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及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措施的增多,急性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对药物的耐药率也越来越高。
himedia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尿道病原菌显色培养基(货号:mv1418,品名:hicrome uti hiveg agar, modified)常用于从尿液等样本中初步鉴别肠道菌(可能包括变形杆菌和病原性革兰氏阳性菌),也同样适用于检测水、食品、环境和其他临床样本中的广谱菌群。
该培养基的配方基于pezzlo (1)、wilkie等人(2)、friedman等人(3)、murray等人(4)、soriano和ponte(5)及merlino等人(6)的试验研究。mv1418是代尿道病原菌显色培养基(mv1353)的改良型。
尿道病原菌显色培养基可取代mac琼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分离和证实。它含有两种显色底物,对不同菌属或菌种的特异酶,产生生化反应,从而使菌落带上颜色。而对于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它的鉴定更为方便。
mv1418中含有氮源、碳源营养、长链脂肪酸和其他的必需营养。丰富的苯*和*,指示变形杆菌属、摩根氏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的*脱氨酶活性。
肠球菌的β-葡萄糖苷酶裂解培养基中的显色剂,产生蓝色菌落。大肠杆菌*的β-d-半乳糖苷酶裂解另一种显色剂产生紫色-洋红色菌落。
与mv1353相比,mv1418可用dmaca试剂(货号r035)进一步证实是否存在吲哚反应(在滤纸上进行),从而区分大肠埃希氏菌属和肠杆菌属。
mv1505(hicrome uti selective hiveg agar)比mv1418多一个组分,即含有合成的离子活性剂(替代胆盐),可选择性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各菌种接种量均为50-100cfu,35-37℃培养18-24小时后旺盛生长。在mv1418培养基上,大肠杆菌呈紫色至洋红色,奇异变形杆菌呈淡棕色,肺炎克雷伯菌呈粘液状蓝紫色,铜绿假单胞菌呈无色或绿色,*呈金黄色,粪肠球菌呈小型蓝绿色菌落,回收率均≥70%.
在mv1505上,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旺盛生长且回收率均≥50%;粪肠球菌生长一般,回收率为20-30%;*生长受到抑制且回收率为0%.
在mv1418和mv1505上,tda反应(*脱氨酶试验)中,奇异变形杆菌呈棕色,即阳性,其余菌种为阴性;dmaca反应(吲哚实验)中,大肠杆菌呈蓝紫色,即阳性,其余菌种为阴性。
图1:mv1418,上:大肠杆菌(e.coli)呈紫红色;左1:肺炎克雷伯菌(kl.pneumoniae)呈粘液状蓝紫色;下2:粪肠球菌(e.faecalis)呈蓝绿色;下3:铜绿假单胞菌(ps.aeruginosa)呈无色;下4:*(s.aureus)呈金色mv1418和mv1505具有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注册资格(欧盟ivdd),能够可靠地鉴定大多数泌尿病原体,并鉴别原代培养皿中的混合细菌,可以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加快获得结果的时间及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pezzlo m., 1998, clin. microbiol. rev., 1:268-280
2.wilkie m. e., almond m. k. and marsh f. p., 1992,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05:1137-1141.
3.friedman m. p. et al, 1991, j. clin. microbiol., 29:2385-2389.
4.murray p. r., traynor p. and hopson d., 1992, j. clin. microbiol.,30:1600-1601.
5.soriano f. and ponte c., 1992, j. clin. microbiol., 30:3033-3034.
6.merlino et al, 1995, abstr. austr. microbiol., 16(4):17-3.
himedia公司是微生物产品生产商,一直致力于微生物培养和鉴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具有who-gmp认证、iso9001,iso13485认证,ce和fda注册登记。其产品已行销140多个。
缔一生物作为himedia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商,在微生物培养和检测领域,一如既往地为您带来的服务。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