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同是借贷双方以交付货币为主要内容,并约定还款期限、利息、双方权利和义务等事项的一种民事协议。为保障贷款合同的有效性,需要注意合同内容真实并且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息也不得超过法定额度。签订贷款合同往往会附随签订担保合同,其起着担保债务的作用,是否担保利息需要看双方约定。
一、什么是贷款合同
贷款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形式。即贷款方将货币交付借款方使用,借款方依照有关规定,按期将一定数额的货币及其利息返还给贷款方,确定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贷方要求借方在贷款合同有效期间的财务状况 (特别是它的流动性) 至少要同它签订合同时的情况不相上下。列在贷款合同中维护贷款者利益的条款,叫做保护性条款。贷款合同本身只是表示在借方违反合同条款的场合下,贷方有采取行动的合法权限。否则的话,贷方将受到它承诺的贷款条件的约束,一直要等到合同期满才能采取纠正措施。
二、贷款合同怎么写有法律效力
(一)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应当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自治为主,内容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三)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应当不超过年利率的24%,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对于第三点,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的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三、签订担保合同,担保贷款包括利息吗
如果担保合同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根据法律推定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担保人就有义务承担利息。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总之,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签订都需要符合一定条件才是合法有效的,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双方权利。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什么是贷款合同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