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药效发挥分析 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在我国早已成为蔬菜及其他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白僵菌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生防菌,其杀虫谱广,对多种农林害虫都有致死作用,且致病力强,防治效果好,对人畜、作物无害,还可延缓害虫对化学药剂的抗性。温湿度对于白僵菌的药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温湿度的测定可以使用温湿度记录仪进行测定分析。 将生长一致的二龄甜菜夜蛾幼虫置于指形竹中单头饲养,用棉塞塞住竹日;生长箱相对湿度(95士5) %,光周期12l/12d,设18,21,24,27,30℃,5个温度处理;每温度处理30头幼虫,重复3次。供试菌株为市售的bm白僵菌1号。同时温湿度的调控可以使用温湿度自记仪进行分析。 在所有温度条件下,幼虫在第3~4天开始死亡,第8~9天达死亡高峰,但在24℃和27℃时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这表明温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有显著影响,24~27℃下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在所有湿度度条件下,幼虫也在第3~4天开始死亡,第8~9天达死亡高峰,但在(95±5)%的湿度下死亡率zui高,(65±5)%、(85±5)%其次,(55±5)%%较低。这表明湿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也有显著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 在相对湿度为(95±5)%时,24℃和27℃的二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4.44%和95.56%,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21℃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前两者而高于18℃和30℃的,可见温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有显著影响。 在25℃条件下,甜菜夜蛾幼虫在(95±5)%湿度时死亡率zui高,为97.77%;当湿度由(85±5)%下降到(55±5)%时,二龄幼虫的死亡率由91.10%递降到70.00%,可见相对湿度也显著影响到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