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虽然可恶,但相当一部分日本电影却是很可爱的,像早年间的《望乡》、《沙器》等。
现在,日本基本上每年都会出几部通过诱人的食物,从而带出些许人文关怀或生活小感悟的小清醒电影,虽然形式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日式美食犹如艺术品般完美无瑕的精致感和梦幻感,加上自然文艺的风格和积极美好的价值观,即使对基本的故事走向早有预知,但也还是会经不起视觉和情境的双面夹击,心痒痒的被吸引,《幸福的面包》跟日本大多类似的片子一样,远离尘嚣,制作美食,挑逗味觉,感悟人生,引发共鸣。
影片讲述了一对年轻的夫妇远离城市跑到乡村生活的故事,他们经营着一家朴素温馨名叫máni的小店兼旅馆,丈夫能做出各式各样好吃的面包,妻子也能泡出一杯杯香气四溢的咖啡,烹饪一道道典型美味的日式料理,在此期间,máni迎来了不同类型而各怀心事的客人,透过水缟夫妇热心肠的善意帮助,依次帮人解决了个人危机、家庭危机以及老年危机,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品尝着夫妇俩用心做的美食,细细的品味出人生的滋味,从一种消极的境地中重新获得了希望和幸福。
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可能会觉得有些索然无味,情节上行云流水般没有什么新意,对几个客人形象代表显著和身份背景的刻画,稍显刻意,甚至有的人还会觉得这部电影依旧在效仿日式有关人生小哲理的教育课题,不免有些乏善可陈。但我依旧还是很吃这一套,虽说情节上的空洞和琐碎等毛病还是突显得比较明显,但瑕疵有时也可以是另外一种完美的呈现,这种清汤寡水般的基调也不失为一道人生的写实风景,有时或许会小有波涛汹涌,但大多时候还是会风平浪静,享受着平淡的知足和美好。
从片中面包的外形上看,大多都是一些朴素无华简单平凡的全麦面包,但它诱人的香气和绝佳的味道却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并帮助大家找回了幸福的感觉。在一般的面包店里,很多人常常会有意无意的忽视看上去厚实硬邦邦的全麦面包,殊不知它不仅更加有助于健康,还能给予人一种别所求般美妙的满足感。无论是máni的水缟夫妇,还是女孩、父女及最后年迈的夫妇,一开始他们都沉浸在自我的忧虑矛盾,自我的郁闷悲伤,自我的消极情绪中,逐渐才意识到了眼前人的重要性,就像不起眼的全麦面包一样,幸福往往就蕴藏在不经意的生活中。
恨日本鬼子是一回事,爱倭国电影是另一回事。
太多独生子女不是伴着日本动画片长大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