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医疗事故解决的三种途径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是有多种纠纷解决机制,诉讼就是最直接解决方法。对于不同的纠纷就有不同的方式。那么医疗事故解决的三种途径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解决医疗纠纷的三种途径
(一)自行协商
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二)行政解决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三)司法裁决
二、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而现实中,诉讼往往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患方在医疗纠纷中如何诉讼进行法律上的指导。
(一)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了。
(二)诉讼。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法院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是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整个医疗纠纷诉讼的大局。患方应认真对待,向专家小组提交的《陈述书》内容应尽可能详细陈述医疗经过,同时着重指出医方的医疗行为存在哪些过失,违反何种诊疗规范。患方在《陈述书》中应一针见血明了的指出医方存在的诊疗过错。
(四)赔偿款的确定。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出来后,如认为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赔偿款项,但要考虑到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医方应承担的责任。
三、医疗纠纷解决方式
医疗纠纷解决方式:
(一)双方协商解决(对于民事赔偿部分,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二)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帮助调解解决。
(三)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直接就赔偿数额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对卫生行政机关的处理结果不服的,也可以提起卫生行政诉讼)。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最好是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就进行诉讼。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医疗事故解决的三种途径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