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怎么样立案的
肇事逃逸立案程序: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交通事故致死逃逸结果是否会判死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在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因逃逸致死的对象必须是行为人交通肇事行为致伤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为人对交通肇事行为致伤的人负有及时救助的义务,该义务是由于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这一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致伤的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处于危险状态下而产生的义务,肇事者有能力实施救助而不实施救助行为致受伤的人发生了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对受伤人员死亡的结果持过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受害人死亡结果的心理状态。
4.行为人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三、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
友情提醒,肇事逃逸构成的要件是:
1.主观方面,行为人造成交通事故主观上是出于过失,逃逸行为是直接故意的;
2.主体方面,为一般主体,任何人只要从事对机动车船驾驶的,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逃逸行为;
4.客体方面,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