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按其种类不同,受静电破坏的程度也不一样,的100v的静电压也会对其造成破坏。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发展趋于集成化,因此要求相应的静电电压也在不断减弱。 人体平常所感应的静电电压在2-4kv以上,通常是由于人体的轻微动作或与绝缘物的磨擦而引起的。也就是说,倘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带的静电电位与ic 接触,那么几乎所有的ic都将被破坏,这种危险存在于任何没有采取静电防护措施的工作环境中。静电对ic的破坏不仅体现在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序当中,而且在ic的组装、远输等过程中都会对ic产生破坏。 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各种静电防护措施: 1、操作现场静电防护。对静电敏感器件应在防静电的工作区域内操作; 2、人体静电防护。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手套、工鞋、工帽、手腕带; 3、储存运输过程中静电防护。静电敏感器件的储存和运输不能在有电荷的状态下进行。 要实现上述功能,基本做法是设法减少带电物的电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值以内。即要 求下式中的电荷(q)与电阻(r)要小,表电容量(c)要大。 v=i.r q=c.v 式中v:电压,q:电荷量 i:电流 c:静电容量 r:电阻 当然电阻值也不是越低越好,特别是在大面积场所的防静电区域内必须考虑漏电等安全措施之后再进行材料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