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一天100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一天100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小宇环保是多年的*,行业中的佼者,有着丰富的生产销售经验。我们一直以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高科技的开发设计人才和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的生产、安装、施工队伍,还有售后团队,保证让您无后顾之忧。
侧向流斜板沉淀池
侧向流(又称横向流)斜板沉淀池构造,是由多层斜板和骨架结构组成,在浅层池中按顺水流方向布置,使水中固、液分离各行其道,以提高沉淀效果。我国于1975年曾由成都市自来水公司和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为探索侧向流斜板沉淀池效果而进行过模型试验研究,后来又研制成组合式侧向流斜板型装置,其液面负荷达80~40 m3/㎡?h并获得。1976年北京市市政设计院,经过生产性试验,将成果用于北京水八厂水源井除砂工程中。
1983年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在设计长春友好水厂净水工艺中,根据日本提供的技术资料及该水厂原有净水系统生产经验,采用了侧向流斜板沉淀池,设计规模为18万m3/d,后来又先后于1988、1989及1990年相继在吉林市三水厂、辽源水厂以及通化哈泥河水厂等工程设计中应用。
侧向流斜板沉淀池是按浅层沉淀理论和同向流斜板沉淀特性。综合发展出来的新型斜板沉淀池,能适应水质变化、耐冲击负荷性能强、液面负荷高。它不需在斜板体上部设集水槽,更有利于旧有平流式沉淀池改造工程。
气浮分离池
气浮净水工艺技术,是加压溶气于水,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而稳定的气泡,与杂质絮粒相粘附,造成比重小于水的絮凝体,而上浮水面,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气浮池的优点是池形浅,结构简单,单位面积产水量高,固液分离时间短,泥渣含水量低,耗能较低、操作简易、适用于低温低浊度的、含藻类及有机物质较多的、污染质和色度较高的或溶解氧化的特种水质净化处理。
80年代初,同济大学研制出ts-78型低压高压溶气释放器的动力能耗比国外有较大的降低,其压力溶气罐的效率,表面负荷率、分离效果及池高等均达到进技术水平。
气浮水工艺应用中有气浮、接触过滤和气浮、侧向流斜沉淀、过滤两种工艺流程。
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出水水质状况、处理效果及分析
为了能够充分掌握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的排放水水质状文史馆,我们在前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现场状况、取样条件、样品的代表性等因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排水监测对象9个,自1998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进行了连续跟踪监测,共取水样298个,获得监测数据1506项,并以此作为无动力装置出水水质状况和处理效果分析的基础。
(一)无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出水水质状况:
根据各监测点监测结果,计算污染物指标的均值浓度(详见表二)。评价标准采用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排放标准。从表二可以看出,四地区9个受检用户的装置出水水质无一能全面达到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排放标准,其中bod5、codcr、ss、nh4+-n超标情况较普遍,而油脂未超标。研究组分析后认为,油脂未超标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有的宾馆,餐饮废水未接入处理装置,如白宫大酒店;二是由于近几年,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生活污水中油类的管理力度,明确规定凡含有餐饮服务的宾馆、饭店、办公楼要求设置隔油池后,再排入市政管网或进一步处理,如镇江大酒店的餐饮废水就是*隔油池后再进入装置进行处理。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
1970年瑞典首先研制出同向流斜板沉淀池(国外称为兰美拉)后,我国也于1972年由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北京市市政设计院进行试验研究,很快在天津、北京、福州、南通、重庆等城市的设计、生产单位应用推广,并根据不同原水水质条件进行改进与提高。这种池的原理,是原水进入斜板单体水和沉泥一同向下流,沉泥借自重而下滑进入下部集泥区,澄清后的水则经分离区,由上部集水系统导流出池外。其构造主要由斜板、集水槽以及分割斜板单元体的肋条组成,其基本参数为,斜板间流速为20~25mm,沉降速度为0.3~0.6mm/s,斜板倾角为30°~40°,斜板长为2.0~2.5m,滑泥板倾角为60°,断面高度为35~50mm。这种同向流斜板沉淀池具有倾斜角度小、沉淀面较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建设投资较低,且易于标准化、商品化等优点,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曾于1975年应用于北京田村净水厂一期工程设计,单池能力为8.64万m3/d,水源为团城湖水,1975年投产后,沉淀后出水浊度为5~7mg/1,沉淀效果良好。
为解决板间积泥及集水系统堵塞问题,天津市自来水公司研究成功管式集水同向流沉淀池,能保证沿板宽均匀集水,采用小阻力方式集水,既能节省水头,又不扰动板间流态,使沉泥顺利连续滑入集泥区,便于清洗。
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现状调查
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在镇江问世后,以技术转让方式在省内外大力推广。本课题以南京、镇江、徐州、常州四城市为代表,调查研究了由接受技术转让的单位所承接设计、施的无动力装置。据统计,截止1999年6月,四城市共有此类无动力污水净化装置近1800座(详见表一)。
无动力装置调查表
表一
用户类型
装置数
城市 宾馆(座) 住宅小区(座) 办公楼(座) 总计
南京 2 204 12 218
镇江 21 1150 190 1361
徐州 / 34 / 34
常州 8 99 42 149
合计 31 1487 244 1762
对“装置”的现场状调查工作难度较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不直观,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多布设于建筑物周围室外空地地坪以下,工程竣工后,均在地坪修复时被覆盖或封住,难以直观看出“装置”内部状况。其二是资料难搜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排水用户物业管理与建设管理相脱节,部分用户根本无法提供较为完事的相关资料或管线平面图。目前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的现场状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装置”的进水口设置不规范。有的现场根本无法看到进水口,如镇江大酒店,进水口被室外喷泉覆盖。
(2)检查井颁布不规范。有的设置多个检查井,有的未留检查井,如江苏省共有2组装置,其中一组未留检查井。
(3)没有完整的图纸或设计说明。多数只是工艺示意图,无法与现场状况对照,管线设置不明。
(4)通风管设置不规范。工艺要求设置好氧微生物的供氧通道,但实地调查发现,除在徐州惠工小区、祥和小区现场看到自地坪以下沿居民建筑物外墙直至房顶的dg100mm的pvc塑料排气立管外,其余装置未发现气路系统。
(5)堵塞温溢现象时有发生。有不少用户使用该装置约一年半左右,就发生堵塞温溢现象,而不得不请环卫部门动用吸泥车进行清淤,如南京白宫大酒店、镇江大酒店等。
水力水旋式综合澄清池
水力、水旋综合澄清池是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为汛期能处理高浊度水,非汛期又能处理低浊度水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澄清池,它的特点是把处理低浊度水有较好效果的水力循环澄清池,和处理高浊度水有较好效果的水旋澄清池,取其两池的各自优点,有机地结合为一池,使一池二用,较好地解决了高浊度水与低浊度水处理间的矛盾。
①根据水射器所需进水压力和水旋要求的进水压力相同的特点,设置由池中部进水的高浊度水进水管;由底部进水的低浊度水进水管,以既解决泵房供水压力不变的要求;也解决两种水质进水管位置的不同需要,而且操作还比较简便。
②把水力循环池斜壁45°与高浊度水泥渣浓缩室的泥渣崩塌角45°~50°两者的相同特点统一起来,省去高浊度水的刮泥机,用斗式排泥代替。
③用压盖环、回流活门,调正高浊度水与低浊度水的不同反应时间和排泥的需要。
该池型在黄河支流大通河上,1975年投入运行后,经多年运转和检测,原水含沙量在60kg/ m3左右,都能正常供水,出水浊度仍在30°以下。原水含沙量30kg/ m3以下及低温低浊水时,出水浊度可在20°以下。1985年评为甘肃省设计。
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工作机理
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原称“新型组合式化粪池”,系参照境外设计,对老式化粪池改进而来,后改为现在的名称。
该“装置”理想的工艺流程是:
进水——调节沉淀池——厌氧消化——厌氧过滤池——接触氧化——-消毒-出水
但是在实际建设中,绝大部分地区前段的调节沉淀池和后段的消毒池均未建造。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