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报道分析指出,针对影响靶式流量计产业经济平稳康健运行的问题和矛盾,国家政策应着眼加快靶式流量计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完成全年仪器仪表行业经济运行的目标任务,并为“十二五”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是维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当前,落实国家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调控取向不变,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密切跟踪分析形势,及时捕捉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国内靶式流量计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监测预测,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避免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行业经济运行产生大的起落。加强靶式流量计产业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抑制工业品价格过快上涨;密切关注能源、资源、粮食、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产业上下游传导和影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靶式流量计产业宏观信息发布和预警,引导企业合理安排产销衔接,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消化不断上升的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其次是着力推进靶式流量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靶式流量计产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推进改革,逐步解决制约扩大消费的体制性矛盾,使工业经济形成消费、投资、进出口协调拉动发展的局面。更多运用市场化工具和手段推进结构调整工作,进一步发挥靶式流量计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将政策重点落在调整结构上。尽快发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的专项规划,并制定推动相关规划落实的具体方案;继续促进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链整合,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产能过剩行业落后产能减量置换办法。扩大新型靶式流量计产业基地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推进靶式流量计产业管理和能源合同管理,发展循环经济。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引导靶式流量计产业有序转移,增强工业经济的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育自主品牌竞争力。研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风险基金、创业基金等,引导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等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