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0.5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wsz-a-0.5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现货,全国供应,派人安装、调试。
什么叫总有机碳(toc)?
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toc的测定类似于tod的测定。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在测定过程中水中无机的碳化合物如碳酸盐、重碳酸盐等也会生成co2,应另行测定予以扣除。若将水样经0.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得的碳量即为溶解性有机碳(doc)。toc、doc是较为经常使用的水质指标。
什么叫总需氧量(tod)?
总需氧量的测定,是在特殊的燃烧器中,以铂为催化剂,于900℃下将有机物燃烧氧化所消耗氧的量,该测定结果比cod更接近理论需氧量。tod用仪器测定只需约3min可得结果,所以,有分析速度快、方法简便,干扰小、精度高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果tod与bod5间能确定它们的相关系数,则以tod指标指导生产有更好的实用意义。
什么叫生化需氧量(bod)?如何以生化需氧量(bod)来判断
所谓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
当温度在20℃时,一般的有机物质需要20天左右时间就能能完成氧化分解过程,而要全部完成这一分解过程就需100天。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实际生产控制来说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目前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
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如果是培养20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20天生化需氧量,用bod20­表示。生化需氧量(bod)的多少,表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反映出水质的好坏。
什么叫化学需氧量(cod)?
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普遍的是酸性*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
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
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什么叫水的溶解氧(do)?
溶解于水中的游离氧称为溶解氧(用do表示),常以o2mg/l、ml/l等单位来表示。天然水中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溶于水中的氧,其溶解量与温度,压力有密切关系。温度升高氧的溶解度下降,压力升高溶解度增高。天然水中溶解氧含量约为8~14mg/l,敞开式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氧一般约为6~8mg/l。
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的多少,也反映出水体遭受到污染的程度。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氧化污染物质需要消耗氧,使水中所含的溶解氧逐渐减少。污染严重时,溶解氧会接近于零,此时厌氧菌便滋长繁殖起来,并发生有机污染物的fu败而发臭。因此,溶解氧也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何谓水的电阻率?
在测定水的导电性能时,与水的电阻值大小有关,电阻值大,导电性能差,电阻值小,导电性能就良好。根据欧姆定律,在水温一定的情况下,水的电阻值r大小与电极的垂直截面积f成反比,与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正比,如下式:r=ρ式中ρ——电阻率,或称比电阻。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欧,代号ω),或用微欧(μω),1ω等于106μω;电阻率的制(si)单位为欧米(ω•m)。如果电极的截面积f做成1cm2,两电极间的距离l为1cm,电阻率的单位为ω•cm时,那么电阻值就等于电阻率值。水的电阻率的大小,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中离子含量、离子的电荷数以及离子的运动速度有关。因此,纯净的水电阻率很大,超纯水电阻率就更大。水越纯,电阻率越大。
a2/o工艺
a2/o工艺是目前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应用较多一种方法,是简单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利用厌氧、缺氧、好氧实现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原污水首*入厌氧区,转化为小分子发酵产物。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达到同时去碳和脱氮的目的。释放能量可供本身生长繁殖,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溶解磷,有机物经厌氧区、缺氧区后,浓度已相当低。a2/o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地繁殖生长,因此脱氮除磷效果非常好。可抑制丝状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对较高浓度和较低浓度均能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为了克服传统a2/o工艺的缺点,出现了多种改良型a2/o工艺。例如a30工艺,该工艺在之前设置回流污泥反硝化池,回流污泥和进水进入该池,微生物利用进水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去除硝酸盐,保证除磷效果。该工艺简易运行。
生物接触氧化法
该工艺管理较简单、节能,在我国也得到广泛地应用,该工艺采用接触氧化池,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通过曝气,在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去除效果明显。优点是:池内充氧条件好,可以达到较高的容积负荷,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单,对水质水量的聚变有较强的适用能力。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受设计参数和工艺布置的限制,如设计活运行不当填料可能堵塞,此外布水曝气不易均匀,可能在局部出现四角。该氧化法目前仅仅在工业废水或小规模生活废水中得到应用。
污水处理一般划分为初级处理、生化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三个处理水平。
初级处理是指通过格栅或沉淀池等除去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质的过程。通过初级处理,悬浮物、生物化学需氧量(bod)以及病菌一般可降低50%左右。在沉淀池中加入一些化学或微生物絮凝剂以及石灰等可加速悬浮物质的沉淀(强化初级处理)。
传统的二级污水处理一般采用生化技术。二级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污泥中各种细菌或真菌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质的结构,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bod。如果采用厌氧处理技术,污泥中有机质在厌氧菌作用下可产生沼气。利用活性污泥技术的二级处理可使病菌数量降至10%。
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更高一级的处理过程。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投放化学絮凝剂、活性炭或交换树脂、反渗透工艺以及各种杀菌处理技术。处理目的主要是除去污水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盐分,以及对污水进行消毒等。
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污水来源及其处理后的用途。不同的污水来源以及处理后污水(再生水)的不同用途要求采用不同的处理水平和处理技术。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主要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菌等污染物,再生水主要用于各类作(植)物的灌溉用水、景观或环境用水等方面。根据再生水的具体用途,确定污水需要处理的深度或水平。
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根据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采用一种或几种处理技术或工艺联合处理污水。按照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大类。
(1)集中处理系统。集中处理系统主要是指(小型化)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或土地处理系统等,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措施减少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污水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