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去离子(edi)在制药行业制备制药用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利用恒定的电场为驱动力,使得水中的阴阳离子受电极作用下分别向正负极的方向移动,再依靠阴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交换作用,从而实现深度除盐。该系统需要使用到混合树脂床,采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渗透膜,也是一种离子交换系统。经过edi处理,水质可以达到电导<0.07μs/cm。
图一 净得瑞edi装置
在制药用水的制备过程中,通常edi系统接在ro系统之后,edi系统中设备主要包括反渗透产水箱、edi给水泵、edi装置、连接管道、阀门、仪表及控制系统等。
随着edi电流密度加大,以及在电场的作用下水电解成h+和oh-,淡水室的局部ph会改变,可以抑制细菌快速繁殖。与此同时,由于细菌带负电荷,尤其是对制药用水影响较大的革兰阴性菌,而edi装置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带正电荷。根据正负电荷异性相吸的原理,细菌很容易被吸附到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表面,也就是水解离为活跃的部位,使得细菌繁殖受到抑制甚至被灭杀。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降低edi产水受细菌污染的风险。
传统的混床技术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酸和碱资源,而且产生的废酸、废碱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环境并不友好。而edi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融合,从而实现进一步除盐。在进行除盐的同时,水电离解产生h+和oh-可以使得装置内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不需要消耗酸碱化学再生也能够连续制水。
edi系统对树脂的使用量只有传统混床的5%。与传统的混床技术相比,edi具有经济高效、操作简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连续再生、占地面积小、回收率高、产水纯度更高、低微生物污染风险等优点。因此,edi深受制药行业的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
ro/edi系统的电导率值比ro/ro系统地更加稳定,能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更加符合gmp对纯化水的质量标准。为了获得更加稳定、安全、高质量的纯化水,目前很多制药企业纷纷选择ro/edi系统来取代之前的ro/ro系统,满足企业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