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玉米产业链不断延伸 还需看这两大基础品类

这两天笔者*想要吃玉米,不仅早晚餐想直接用玉米解决,还去淘宝下单了即食甜玉米粒,可以说完全被玉米粒的独特嫩甜俘获。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中加工程度高的品类,玉米在食品深加工领域可有一番大作为。据悉,玉米加工业因为产业链长、产品丰富的原因发展空间,深加工品类主要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其中淀粉、酒精是主要的两个类别,可衍生出更多层次、品类的副产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玉米如何化身淀粉、酒精。
玉米到淀粉:离心设备让分离更简单
玉米制成的淀粉应用于食品领域,可直接作为粉丝、粉条、肉制品、冰激凌等的原料;也可以加进麦芽汁里,做成啤酒糖浆,推动啤酒产业发展;还可以从中提取出玉米黄素和玉米朊等物质,开发成功能性食品。玉米在制作淀粉过程中通常需要经历破碎、过筛、离心、干燥、磨细等工序。
玉米经过浸泡湿磨后的淀粉乳并不纯粹,含有大量非淀粉性物质。为了得到浓度更高的淀粉需要对含杂质较多的淀粉乳进行分离精制和浓缩,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离心机进行分离。依据淀粉与杂质之间的重量、离心力不同对二者进行区分,其中碟式喷嘴离心机通过在旋转筒内设置锥台形蝶形圆盘扩大分离面积,能够更快速实现对淀粉的分离。
在玉米淀粉的加工过程中,还能得到玉米油、玉米纤维、蛋白粉和玉米浆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在食品领域有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加工能够产生更多效益。
玉米到酒精:机器人推动白酒智能生产
玉米酒精实际上具有工业意义,从利润数据来看,玉米酒精的加工利润能够达到908元/吨,对于玉米价值链的提升来说,是一个的发展方向。早先有统计显示,酒精产品近半用于食品行业白酒等酒类生产。玉米酒精生产与食品行业有*关联。
纯粹玉米酿酒极为少见,因为玉米出酒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出酒精浓度高等原因并不适合用于产出食用酒。但玉米混合其他杂粮如高粱、大米、小麦等就能够产出食用酒。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经历包曲制曲、分层起糟、入窖、分甑等工艺。拿上甑工艺来说,这是白酒生产时候的关键环节,以往需要技术纯熟的工人进行生产。随着智能制造旋风刮起,白酒行业也开始智能化改造。当前已经出现了上甑机器人,能够通过视觉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等设备提前探知出气点位置,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机械臂实现酒醅的“轻撒匀铺”和“探气上甑”,为白酒智能化改造卖出了关键步骤。
整粒玉米用于生产酒精过程中还会产生酒精槽这类副产品。据悉,该种副产品主要被用于制作动物饲料,供给牛、猪、禽类等多种动物食用。
我们知道,要让农产品的产业链得到提升,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加工。而现今我国仍有地区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实行补贴。相关食品及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需要紧抓机遇,加快设备工艺的快速提升,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更快发展。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