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mbr是指将超、微滤膜分离技术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装置。这种反应器综合了膜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超、微滤膜组件作为泥水分离单元,可以*取代二次沉淀池。超、微滤膜截留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絮体和较大分子有机物,使之停留在反应器内,使反应器内获得高生物浓度,并延长有机固体停留时间,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率。同时,经超微滤膜处理后,出水质量高,可以直接用于非饮用水回用。系统几乎不排剩余污泥,且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小型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高,处理效果明显,为后续的更精要求的回用提供更好的条件;设备平面布置灵活,可采用全地埋式或独立形式布局;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以有效降解水中有机物含量并能吸附水中的色度和臭味;在保证满足出水水质使用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了运行费用;污水处理站运行的环境对工艺控制的影响程度低;实现对整个水处理过程的自动控制运行,便于人工管理。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稳定的mbr污水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设备内部,前两个池体分别为厌氧池与好氧池,a是厌氧阶段,厌氧池的作用主要是除磷脱氮,同时对大分子有机污染进行分解成小分子有机污染物,为下一级池体的处理提供便利;o是好氧段,此时污水内经过厌氧段的处理还剩余部分小颗粒有机物未分解,通过风机对好氧池内曝气,提高好氧池内污水的溶解氧含量,对污水内有机物进行进一步分解,去除。具体工艺流程为: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达标排放。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各个工艺段的作用
调节池
调节池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收集洗衣房的污水,洗衣房每台洗衣机排放的污水经过排水渠,集中到调节池中,调节池内分为三级池体,设置絮凝剂投加系统,进行预沉淀,可以有效降低后续工艺段的负荷,提高生物处理阶段的处理能力。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即a2o工艺,该工艺指的是通过生物处理法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氮和磷的工艺。其中主要包括:水解酸化——缺氧反应——接触氧化三大处理工序。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在接触氧化工艺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反应工艺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水解酸化工艺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接触氧化工艺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二级高效沉淀池
内部配置斜管,能有效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底部设置有排泥系统,一部分污泥回流到水解酸化工艺段再次进行生物处理,剩余污泥直接排放到污泥暂存池定情清理,沉淀池上层的上清液继续流到后续工艺中进行处理。
消毒池
该池中的水为处理完成的清水,此时,大部分指标已经满足排放要求,最后要做的就是在清水中投入一定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市面上大部分使用的是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钠进行消毒,能有效的对水质中的粪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进行灭活,最终合格排放。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原理
主要采用特殊的曝气方式,通过一种新型的水透析-污泥减量载体,为微生物创造适宜的复合生存环境,使得多个种类的好氧、兼氧、厌氧微生物生长繁衍,通过好氧、兼氧、厌氧微生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协同生化降解作用,实现污水中污染物的分解和污泥的原位降解,如图2所示。
通过厌氧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死亡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作用,总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有机污泥分解90%。处理生活污水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或b标准,根据现场的要求确定。
规模可做到0.5t—500t/d,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的做成1、2、5、10、25、50、100、150、200t等多种规模。运行管理简单。日常自动运行,无需专业人员值守。使用寿命长,主要设备使用寿命15-20年,载体使用工程塑料制造,寿命大于20年,土建设施寿命50年以上
关键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膜组件 污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设备 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