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8年发布ai战略和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后,华为公司5月15日在京面向发布了人工智能原生(ai-native)数据库gaussdb和业界性能的分布式存储fusionstorage 8.0,秉承“数据+智能”的理念重定义数据基础设施。
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表示,人类正在进入智能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智能成为新的生产力,异构、智能和融合的数据库将成为金融、政府、电信等各行业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柱。
一直以来,华为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算据三大核心领域,华为持续压强式投入、不断创新并取得新突破。
汪涛提出:“华为此次面向发布ai-native数据库gaussdb,提升华为云能力,充分发挥 x86、arm、gpu、npu等多样性算力优势,持续推进ai战略,积极构筑产业生态,并与合作伙伴一起迈向智能时代。”他还强调,华为将继续携手客户、合作伙伴联合创新,积极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
▲华为常务董事、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 发布ai-native数据库
gaussdb: *ai-native数据库
作为*ai-native数据库,gaussdb有两大革命性突破:
◆,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分布式数据库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自运维、自管理、自调优、故障自诊断和自愈。在交易、分析和混合负载场景下,基于优化理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调优算法,调优性能比业界提升60%以上;
◆第二,通过异构计算创新框架充分发挥x86、arm、gpu、npu多种算力优势,在标准测试集tpc-ds上,性能比业界提升50%,排名。
此外,gaussdb支持本地部署、私有云、公有云等多种场景。在华为云上,gaussdb为金融、互联网、物流、教育、汽车等行业客户提供全功能、高性能的云上数据仓库服务。
fusionstorage 8.0:业界性能的分布式存储
针对智能时代对存储系统性能、规模、可管理性等更高要求,fusionstorage 8.0实现三大创新突破:
◆,分布式存储性能业界。单节点性能高达16.8万每秒读写速度(iops)和1毫秒以内时延,在业界标准测试spc-1中排名,让分布式存储也可以承载企业关键应用。
◆第二,实现一套存储同时支持块、文件、对象、hdfs协议,一套存储可支撑一个数据中心。
◆第三,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存储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资源规划、业务发放、系统调优、风险预测、故障定位等方面实现智能运维管理。
重定义数据基础设施,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华为从计算、存储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重定义了数据基础设施:多样性计算,让算力更充裕更经济;重定义存储架构,大幅提升效率,存储智能化;重定义数据处理平台,让分析更智能,加速实现数据价值。
截止目前,华为gaussdb数据库和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60个及地区,服务于1500多个客户,拥有500多家商业合作伙伴,并广泛应用于金融、运营商、政府、能源、医疗、制造、交通等多个行业。华为云已经发布了13款数据库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云上数据仓库服务。华为fusionstorage已服务超过1500家客户,在idc 2018年中国区软件定义存储市场份额报告中,华为稳居。
华为积极携手客户、伙伴在数据库与存储领域,从行业应用、平台工具、标准组织和社区等多个层面共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在行业应用层面,华为与软通智慧、神州信息、东华软件、易华录、用友政务、亚信等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在平台和工具层面,与tableau、帆软、arm、veritas等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在标准组织和社区层面,深度参与opensds、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ocp、openstack、cncf基金会等组织和社区的建设。
华为产业展望(giv)报告显示,数据量将从2018年32.5zb快速增长到2025年的180zb。对于企业,ai算力需求每三个月增长一倍,ai应用率到2025年将达80%。面向智能时代,华为将持续创新与投入,与合作伙伴一起重定义数据基础设施,构筑面向多样性计算的完善生态,推进产业智能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