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件
在浏览器客户端应用平台,基本生都是以事件驱动的,即某个事件发生,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浏览器的事件表示的是某些事情发生的信号。事件的阐述不是本文的重点,尚未了解的朋友,可以访问w3school教程 进行了解,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以下的内容 。
2.冒泡机制
什么是冒泡呢?
下面这个图片大家应该心领神会吧,气泡从水底开始往上升,由深到浅,升到最上面。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会经过不同深度层次的水。
相对应地:这个气泡就相当于我们这里的事件,而水则相当于我们的整个dom树;事件从dom 树的底层 层层往上传递,直至传递到dom的根节点。
简单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案例来阐述冒泡原理:
定义一个html, 里面有三个简单的dom 元素:div1,div2, span,div2包含span,div1 包含div2;而它们都在body 下:
?
1
2
3
4
5
6
7
<body id="body">
<div id="box1" class="box1">
<div id="box2" class="box2">
<span id="span">this is a span.</span>
</div>
</div>
</body>
界面原型如下: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实现下面的功能:
a.body添加 click 事件监听,当body捕获到event事件时,打印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和 触发事件的节点信息:
?
1
2
3
4
5
6
7
8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dy).addeventlistener(click,eventhandler);
}
function eventhandler(event) {
console.log(时间:+new date(event.timestamp)+ 产生事件的节点: + event.target.id + 当前节点:+event.currenttarget.id);
}
</script><br>
当我们依次点击this is span,div2,div1,body后,输出以下信息:
分析以上的结果:
无论是body,body 的子元素div1,还是 div的子元素div2,还有 span, 当这些元素被点击click时,都会产生click事件,并且body都会捕获到,然后调用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就像水中的气泡从底往上冒一样,事件也会往上传递。
事件传递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一般地,事件在传递过程中会有一些信息,这些是事件的组成部分: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发生的地点+ 事件的类型+事件的当前处理者+其他信息,
完整的html代码如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jquery-1.11.0.js?1.1.11"></script>
<title>insert title here</title>
<style type="text/css">
.box1 {
border: green 40px solid;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margin: auto;
}
.box2 {
border: yellow 40px solid;
width: 220px;
height: 220px;
margin: auto;
}
span {
position: relative;
left: 50px;
top: 50px;
}
</sty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dy).addeventlistener(click,eventhandler);
}
function eventhandler(event) {
console.log(时间:+new date(event.timestamp)+ 产生事件的节点: + event.target.id + 当前节点:+event.currenttarget.id);
}
</script>
</head>
<body id="body">
<div id="box1" class="box1">
<div id="box2" class="box2">
<span id="span">this is a span.</span>
</div>
</div>
</body>
</html>
b.终止事件的冒泡
我们现在想实现这样的功能,在div1 点击的时候,弹出 你好,我是最外层div。,点击div2 的时候,弹出 你好,我是第二层div;点击span 的时候,弹出您好,我是span。。
由此我们会有下面的javascript片段: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1).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alert(您好,我是最外层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2).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alert(您好,我是第二层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pan).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alert(您好,我是span。);
});
}
</script>
预期上述代码会单击span 的时候,会出来一个弹出框 您好,我是span。 是的,确实弹出了这样的对话框:
然而,不仅仅会产生这个对话框,当点击确定后,会依次弹出下列对话框:
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希望的是点谁显示谁的信息而已。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呢? 原因就在于事件的冒泡,点击span的时候,span 会把产生的事件往上冒泡,作为父节点的div2 和 祖父节点的div1也会收到此事件,于是会做出事件响应,执行响应函数。现在问题是发现了,但是怎么解决呢?
方法一:我们来考虑一个形象一点的情况:水中的一个气泡正在从底部往上冒,而你现在在水中,不想让这个气泡往上冒,怎么办呢?——把它扎破!没了气泡,自然不会往上冒了。类似地,对某一个节点而言,如果不想它现在处理的事件继续往上冒泡的话,我们可以终止冒泡:
在相应的处理函数内,加入 event.stoppropagation() ,终止事件的广播分发,这样事件停留在本节点,不会再往外传播了。修改上述的script片段: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1).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alert(您好,我是最外层div。);
event.stoppropaga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2).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alert(您好,我是第二层div。);
event.stoppropaga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pan).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alert(您好,我是span。);
event.stoppropagation();
});
}
</script>
经过这样一段代码,点击不同元素会有不同的提示,不会出现弹出多个框的情况了。
方法二:事件包含最初触发事件的节点引用 和 当前处理事件节点的引用,那如果节点只处理自己触发的事件即可,不是自己产生的事件不处理。event.target 引用了产生此event对象的dom 节点,而event.currrenttarget 则引用了当前处理节点,我们可以通过这 两个target 是否相等。
比如span 点击事件,产生一个event 事件对象,event.target 指向了span元素,span处理此事件时,event.currenttarget 指向的也是span元素,这时判断两者相等,则执行相应的处理函数。而事件传递给 div2 的时候,event.currenttarget变成 div2,这时候判断二者不相等,即事件不是div2 本身产生的,就不作响应处理逻辑。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1).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if(event.target == event.currenttarget)
{
alert(您好,我是最外层div。);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2).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if(event.target == event.currenttarget)
{
alert(您好,我是第二层div。);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pan).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vent){
if(event.target == event.currenttarget)
{
alert(您好,我是span。);
}
});
}
</script>
比较:
从事件传递上看:方法一在于取消事件冒泡,即当某些节点取消冒泡后,事件不会再传递;方法二在于不阻止冒泡,过滤需要处理的事件,事件处理后还会继续传递;
优缺点:
方法一缺点:为了实现点击特定的元素显示对应的信息,方法一要求每个元素的子元素也必须终止事件的冒泡传递,即跟别的元素功能上强关联,这样的方法会很脆弱。比如,如果span 元素的处理函数没有执行冒泡终止,则事件会传到div2 上,这样会造成div2 的提示信息;
方法二缺点:方法二为每一个元素都增加了事件监听处理函数,事件的处理逻辑都很相似,即都有判断 if(event.target == event.currenttarget),这样存在了很大的代码冗余,现在是三个元素还好,当有10几个,上百个又该怎么办呢?
还有就是为每一个元素都有处理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逻辑和代码的复杂度。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方法二:方法二的原理是 元素收到事件后,判断事件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做相应的处理,然后事件继续冒泡往上传递;
既然事件是冒泡传递的,那可不可以让某个父节点统一处理事件,通过判断事件的发生地(即事件产生的节点),然后做出相应的处理呢?答案是可以的,下面通过给body 元素添加事件监听,然后通过判断event.target 然后对不同的target产生不同的行为。
将方法二的代码重构一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dy).addeventlistener(click,eventperformed);
}
function eventperformed(event) {
var target = event.target;
switch (target.id) {
case span:
alert(您好,我是span。);
break;
case div1:
alert(您好,我是第二层div。);
break;
case div2:
alert(您好,我是最外层div。);
break;
}
}
</script>
结果会是点击不同的元素,只弹出相符合的提示,不会有多余的提示。
通过以上方式,我们把本来每个元素都要有的处理函数,都交给了其祖父节点body 元素来完成了,也就是说,span,div2,div1 将自己的响应逻辑委托给body,让它来完成相应逻辑,自己不实现相应逻辑,这个模式,就是所谓的事件委托。
下面是一个示意图:
以上就是javascript事件冒泡是我·图文实例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