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流量计的发展史电磁流量计的发展历史
1832 年,法拉第在英国泰晤士河滑铁卢桥两头放下两根电极,想利用地磁场以河水作为导体来测量河水的流量。由于当时测出来的感应信号全是干扰信号,不能反映出河水的流量,所以实验并未获得成功。后来人分析该实验败的原因后认为,感应信号的失真不仅是因为受到电化学极化作用和热电效应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测量技术十分落后。这是早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流量的实验,从此揭开了电磁流量计研究的序幕。
1917 年,史密斯和斯皮雷安曾将电磁感应原理用于制造船舶测速仪,并且应用交流磁场来消除极化作用。1930 年,威廉斯等人对电磁流量计工作原理进行了数学解释,分析了被测液体流速在测量管横截面上各点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液体的导电率对感应电势的影响,同时也解释了电磁流量检测中可能产生干扰的一些原因。自此以后,我们有了比较系统的电磁流量计理论基础。但他们的研究大多属于理论分析,还不能做出有实用价值的电磁流量检测仪器。1932 年以后,生物学家柯林等人根据法布伦的建议,利用电磁流量计来测量和记录瞬时动脉血液流量,并且获得成功。不过,当时的电磁流量计只能作为实验室专用仪器,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子能工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因而测量液态金属的电磁流量计才得以发展起来,并在这些特殊工业的试验和生产中得到应用。但是,由于当时电子技术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因此它的使用领域还不能扩大到一般的工业中去。
1951 年,荷兰人首先在挖泥船上采用电磁流量计测量泥浆流量。后来,电磁流量计在美国一般工业中得到应用。1955 年,日本研制成功电磁流量计,并不断进行推广应用[59]。
到了五十年代后期,由于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程序控制系统在工业上的应用,电磁流量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70 年,德国krohne 公司和荷兰altometer 公司的dr.karl bonlig, f.hofrnan 首先研制成功单极性矩形波励磁电磁流量计,并投入工业应用。70 年代中期,工业发达国家纷纷研制成功双极性低频矩形波电磁流量计,从而开始了低频矩形波电磁流量计的工业应用时代。1983 年,日本横河北辰电机株式会社、德国krohne 公司、美国foxboro 公司、fischer & porter 公司等均研制成功二值低频矩形波电磁流量计产品,并将微处理器和软件技术应用到电磁流量计产品中,提高了电磁流量计性能。1988 年7 月,日本横河北辰电机株式会社首先推出双频矩形波励磁技术,开始了双频矩形波励磁技术的工业应用。其产品braun admag 系列智能电磁流量计被誉为划时代的优秀产品。
总之,电磁流量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可以预见,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新型电子器件的不断问世,将为电磁流量计性能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扩展阅读:开封中仪流量仪表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电磁流量计、孔板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v锥流量计、v型锥流量计、喷嘴流量计、插入式电磁流量计、智能电磁流量计、分体式电磁流量计、一体式电磁流量计、标准孔板流量计、标准孔板、一体化孔板流量计、标准喷嘴流量计、长径喷嘴流量计、标准喷嘴、长径喷嘴、插入式涡街流量计、智能涡街流量计、锥型流量计、v锥型流量计、节流装置、节流孔板、限流孔板等流量产品,更多有关电磁流量计、孔板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的信息请访问开封中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