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Oracle体系结构之检查点

在oracle里面,检查点分为三种:完全检查点、增量检查点、部分(临时)检查点,完全检查点会触发dbwn将buffer cache里面所有的脏数
由三个部分组成:4byte+4byte+2byte
logfile sequence number(日志文件序列号)
logfile block number(日志文件块编号)
byte offset into the block(重做日志记录在日志块中的起始偏移字节数)
在数据库系统中,写日志和写数据文件是数据库中io消耗最大的两种操作,在这两种操作中写数据文件属于分散写,写日志文件是顺序写,因此为了保证数据库的性能,通常数据库都是保证在提交(commit)完成之前要先保证日志都被写入到日志文件中,而脏数据块则保存在buffer cache中再不定期的分批写入到数据文件中。也就是说日志写入和提交操作是同步的,而数据写入和提交操作是不同步的。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当一个数据库崩溃的时候并不能保证缓存里面的脏数据全部写入到数据文件中,这样在实例启动的时候就要使用日志文件进行恢复操作,将数据库恢复到崩溃之前的状态,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检查点就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机制,通过它来确定,恢复时哪些重做日志应该被扫描并应用于恢复。
一般所说的checkpoint是一个数据库事件(event),checkpoint事件由checkpoint进程(lgwr/ckpt进程)发出,当checkpoint事件发生时dbwn会将脏块写入到磁盘中,同时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的文件头也会被更新以记录checkpoint信息。 
checkpoint的主要作用:
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
这是指将脏数据写入到硬盘,保证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是一样的;
缩短实例恢复的时间。
实例恢复需要把实例异常关闭前没有写入到磁盘的脏数据通过日志进行恢复,如果脏块过多,实例恢复的时间也会很长,检查点的发生可以减少脏块的数量,从而提高实例恢复的时间。 
如果初始化参数log_checkpoints_to_alert设置为true,则有关每个检查点的信息都记录在alert_$oracle_sid.log 文件内。该参数缺省值为false,表示不记录检查点。 
在oracle里面,,检查点分为三种:完全检查点、增量检查点、部分(临时)检查点
完全检查点
在oracle8i之前,数据库的发生的检查点都是完全检查点。
完全检查点会触发dbwn将buffer cache里面所有的脏数据块写入相应的数据文件中(即使事务未提交),并且同步数据文件头和控制文件中的信息,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
完全检查点在8i之后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才会发生:
数据库正常shutdown(immediate,transcational,normal)
dba手工命令干预(alter system checkpoint)
oracle体系结构系列相关文章:
oracle体系结构之scn、实例恢复
oracle体系结构之检查点
oracle体系结构之sql语句的执行过程
更多详情见请继续阅读下一页的精彩内容: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