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
2、现场总线的通信模型
1.通信模型的制定原则与一般结构
①不完全osi模型
②结构越简单越好
③不同总线通信模型不同
2.典型现场总线的通信模型
(1)基金会现场总线ff(foundation fieldbus)模型
(2)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process fieldbus)模型
(3)hart通信协议
1)物理层采用bell 202国际标准;
2)数据链路层用于按hart通信协议规则建立的hart报文格式,其信息构成包括前导码、帧前定界码、现场设备地址、字节数、现场设备状态与通信状态、数据、奇偶校验等,。
3)应用层规定了hart命令。
目前现场总线通信模型众多,妨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发展共同遵从的统一的现场总线标准规范模型,真正形成开放互连的现场总线网络系统,是大势所趋。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为:
1)各种现场总线统一到1~2种,这种可能性几乎很小;
2)采用已经是通用的国际标准以太网(ethernet)、tcp/ip等协议,并解决它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存在的有关问题。既便这样,它也不可能全部占领自动化市场;
3)开发所有现场总线的通用接口(如计算机的usb接口一样),这样做虽然、成本很高,但比较可行,因为它能保证各公司的利益。
3)应用层规定了hart命令。
3.现场总线通信方式的实现
说明:
微处理器cpu实现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功能;
通信控制单元实现物理层的功能,完成信息帧的编码和解码、帧校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媒体访问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发送与接收符合现场总线规范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