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当事人的犯罪行为往往都是在监狱内执行的,也有一些可以选择监外执行,那么不能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不能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罪犯不得暂予监外执行: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适用保外就医。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自伤自残是罪犯在关押场所内故意吞食异物,如钉子、大头钉等,使自己身体受到伤害、残疾等。对这类罪犯不能暂予监外执行。
二、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监外执行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由此可见,监外执行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因其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而依法将其放在监狱外不执行的制度。
在我国,监外执行有两种情况:
一是人民法院在判决前,发现被告人具有法定的监外执行的条件,在判决时候直接决定监外执行;
二是监狱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在监内服刑的罪犯具有监外执行法定的条件的,报请监狱管理机关批准监外执行。
三、醉驾拘役可以监外执行吗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将其交付一定机关,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方法。醉驾被判刑后,申请监外执行的是要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的。目前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可以监外执行:第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第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第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如果刑期未满,继续收监执行;如刑期已满,则应及时释放。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不能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的相关知识,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适用保外就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