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说明废水进入集水池沉淀调节后,由提升泵1送入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以去除大部分粪渣及悬浮物,然后经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再由提升泵2送入bf厌氧池进行生化水解酸化处理。该池为微生物/酶与载体固定化技术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废水从池底分布管进入,由下向上经过池内的bf纳米载体填料层,黏附在填料上的厌氧菌胶团,对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反应,把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生物冲击,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创造条件。由后续的沉淀池回流的污泥与原水进行充分接触,吸附大量的有机物,同时污泥进行厌氧分解。
经bf厌氧池生化水解酸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好氧处理单元。该单元设计为bf流化床生物反应池,该池是微生物/酶与bf纳米填料固定化技术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反应器内微生物能分解有机污染物。剩余少量未充分去除有机污染的污水进入bf生物滤床反应池进行深度好氧生化处理。bf纳米填料供氧是通过罗茨风机将池外的空气吸入,经曝气机系统注入水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提高水中溶解氧,容易被好氧菌呼吸利用,并起到搅拌使水体与空气湍流化使其充分接触。好氧菌利用水中有机污染物作营养而被吸收,并将其吸附转化分解为co2、h2o和n2等。这样水中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就能得到较*的降解。
处理达标的废水后二沉池固液分离系统,进行物理化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污染物以及悬浮物,终达到排放标准。
bf厌氧池、bf流化床生物反应池使用的“微生物菌+酶”技术是采用我司引入并改进的bzt优势微生物菌剂及酶技术,配合我司bf纳米填料,可大大提高接触时间,增强其耐冲击负荷、耐盐性及耐冲击等能力。在生化池内bzt优势微生物可快速大量附着在bf纳米填料,形成良性优势微生物生态环境,大大提高载体的生物量,从而提高其有机负荷。
处理工艺设计说明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数据为每天产生废水总水量为1000m3/d。设计处理系统每天运行24小时,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为42m3/h。各构筑物参数如下:
沉砂集水池:有效池容100m³;调节池:有效池容500m³;bf厌氧池:有效池容500m³,处理能力42m³/h;bf流化床生物反应池:有效池容1000m³,处理能力42m³/h;二沉池:有效池容130m³,处理能力42m³/h;污泥池:有效池容150m³。bzt优势微生物菌剂特点bzt微生物菌剂是由*从自然界中筛选的细菌,采用微胶囊封装工艺及*酶处理技术配置而成,经美国*(epa)、美国国家食品及药物监管局(fda)认证合格是含毒含盐废水处理、生物修复的选择。在含盐量高的废水中,该菌剂可以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能在海水和淡水中生长,高可耐受4%的盐度。
产品功效:
降解cod、bod、tss。对氨氮有的降解、吸收作用。对高浓度氨氮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协助共生微生物更好的适应废水环境。具有*的抵抗冲击负荷以及毒性物质的能力。促使单一生态系统向复合型生态系统演替,形成强势生物圈。bf纳米填料特点1、填料简介
bf纳米填料通过聚氨酯材料与纳米粒子的复合,改善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具有反应性功能基,活性基团可与微生物肽链氨基酸残基作用,形成离子键结合或共价键结合,将微生物和酶固定在载体上。具有孔隙率高,耐磨耗、亲水性好、微生物附着率高等优点。由于能维持高浓度生物量,所以有容积负荷大,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低,氧利用率高等优点。
载体上“悬挂空间”的引入,旨在减少空间障碍,为固定化微生物提供广阔的代谢增殖空间,可使污水、空气、微生物得到充分接触交换,生物膜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不致粘连成团。
载体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载体在水中呈悬浮状,应用于处理池中,具有比表面积大,单位体积内生物量高,接触均匀,传质速度快,压力损失低等特点。
bf纳米填料指标参数
指标
比表面积
孔隙度
润湿性
吸水性
电荷
参数
10000~30000m2/m3
75-90%
时间短
200%大
正或负
2、bf纳米填料与常规填料对比
常规填料
bf纳米填料
比表面积
50-100m2/m3
10000-30000m2/m3
处理有机负荷能力
2-4kg/m³.d
4-10kg/m³.d
生物膜浓度
5g/m³
20g/m³
使用年限
5年
5年
挂膜速度
挂膜慢,生物膜不易更新,脱落生物膜带来二次处理难度
挂膜快,填料能形成内外中三层需氧程度不同的微生物菌群,能实现自身氧化老化生物膜
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大,容易短流
水头损失小,能随着水流翻动,对水流有很好的切割作用
氧利用率
在微孔曝气盘状况下,氧气利用率18%-20%
在微孔曝气状况下,氧利用率25-35%
流化床及滤床工艺简介1、bf流化床工艺
流化床工艺吸取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改良而成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工艺。生化池中比表面积较大的填料因搅拌而在水中自由运动,污水连续经过装有移动填料的反应器时,在填料上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上微生物大量繁殖,异养和自养微生物利用水中的c,n,p等进行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1)流化床工艺的优点
因填料、水都是运动的,故气、水、固相之间的传质较好,填料上生物膜的活性较高,提高了系统的有机负荷和效率,出水水质稳定。流化床生物膜工艺的应用比较灵活,反应器形状多种多样,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容积负荷高。水头损失小,能耗低,运行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随水流流动所以不需要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生物膜自然脱落,不会引起堵塞。2)流化床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具备的优势
能耗低、水头损失小。流化床中的填料因搅拌而在水中自由运动,为使其能充分运动,相关研究表明,综合考虑能耗、气容比、充氧效率、填料活动强度及出水水质等方面,渐进式曝气法比均匀曝气法及单侧曝气法都更有优势。占地面积小:在相同的污染负荷的条件下,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约占常规生物反应器(缺氧、厌氧及好氧)20-40%的池容。适合于污水处理厂的扩容:鉴于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预留面积较少,当实际进水水质及水量发生变化时,在保证原设计池容不变的情况下满足原设计出水标准。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流化床生物膜工艺设计及运行灵活简单,适应不同类型的池型,而且与其它工艺的兼容性很强,可以与已建污水处理厂的大部分工艺如a2o、ao、sbr、cass及氧化沟法等相组合。因此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使其满足一级a或一级b排放标准。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既具有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泥龄长、剩余污泥少、无污泥膨胀现象发生的特点,又具有活性污泥法的性和运转灵活性。另一方面,温度变化对流化床生物膜工艺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对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当温度、污水成分发生变化或污水毒性增加时,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耐受力很强。2、bf滤床工艺
bf滤床处理工艺是微生物、酶与载体自固定化技术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固定微生物后的纳米载体平均密度与水十分接近,载体在水中呈悬浮状,滤床比表面积大、单位体积内生物量高、接触均匀、传质速度快、压力损失低。bf滤床中bf纳米填料是预先填充,填充率高,附着面积大,生物量高、生物相丰富,可有效地处理各类高污染废水以及作深度生化处理。滤床的悬浮污染物截留率高,进水tss会被滤床吸附或拦截,继而被填料上的微生物菌群吸收分解。
项目
设计参数
说明
bod5容积负荷(kg/m³·d)
4-5
出水水质指标主要要求是bod5
1.5-2
对bod、氨氮同时需要降解时
0.1-0.22
作为三级处理时
氨氮容积负荷
0.5-1.1
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出水溶解氧
3-5mg/l
可配微孔曝气器、管式曝气器等
填料层高度
2-4m
进水tss
≤100mg/l
以防tss过高堵塞填料
液位差
200-300mm
水头损失一般在100-150mm
固定床优点:
反应池中bf生物载体填料的填充率高,附着的高活性微生物量大,生物相丰富。填料与水接触率高,有效提升填料上微生物菌群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有效降低出水tss、cod、bod、氨氮等指标。占地面积小、处理负荷高。剩余污泥产量少。不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