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果树苗木丰产树体结构要素

果树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丰产的树体结构。树体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单位面积上空间、光能、地面的利用,产量高低,质量优劣以及结果的早晚,骨架的牢固程度 和管理的难易。
树形不同,单株和群体的结构也就不一样。在整形修剪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树形,都 必须培养一个合理的树体结构。在正常情况下,树体越小,结构越简单,整形和修剪也就越 容易。
什么是丰产树体结构呢?主要是树干和树冠高度、树冠形状、骨干枝的数量和级次、开张角度、叶幕厚度、树体负载量等,这诸多方面,都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保证连年均衡的质量、 产量和效益。
树体结构应根据乔站、矮砧、立地条件、栽植密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合理的树体结构’既要有利于丰产、稳产,又要便于田间作业。丰产树体结构,应具备如下要素:
(1)低干矮冠(矮化)
丰产的树体结构,所以要强调低干矮冠,是因为结构合理。骨干牢固的树形,是丰产的基础,而干高、冠髙和冠形,又是构成牢固骨架的基本因素,它们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由 冠髙、冠形所构成的树冠体积的大小,对干周的增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干周的粗细,又是结果能力大小的标志。所以,在培养丰产树体结构的过程中,先要控制冠高,然后再逐渐 培养成体积较大、长势也比较稳定的扁圆树冠。
①主干低
主干是地面至第一层主枝之间的树干部分。其高度对树体结构影响较大。主干高,根与树冠之间距离大,树冠形成晚,体积小。主干低,相对地缩短了树冠与根部的距离,加速养分运转、交换,减少营养消耗;树体生长健壮,树冠扩展快,成形早,结果早;便于树冠管理,有 利防风、积雪、保温、保湿。但主干不宜过低,过低不利于耕作和机械化,冠下郁闭,下层主枝易触及地面,降低果实品质。定干高度一般在40 ~60 ^之间,苹果一般树冠扁圆,干高一般为50^左右。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干高:树直立形的应矮干;开张且枝较软的宜高 干;而灌木、半灌木的果树应矮干;乔木,栽植距离大宜髙干;大陆性气候、风大地区树木宜矮干;海洋性气候、气候较温和,树木干可高些;光照好的地区树木宜矮干,光照差的地区树木 宜髙干,以增加通风透光;机械耕作的果园树木宜高干;山地和丘陵薄地树木可适当偏矮;河海沙滩地及土层深厚的平地树木可适当偏髙。
②树冠矮小
树冠是果树的主体部分。树冠的体积、树高、冠径和间隔,树冠形状,树冠结构和叶幕配置等,对充分合理利用空间和光能、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以及劳动效率等,都有重要影响。 适当矮冠,便于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主要是便于喷药、修剪、授粉、采收等管理操作;光能利用率髙,有效叶面积大,有效生产容积和结果空间大;便于密植管理,减少风害日灼,保 温保水。树冠高度控制在2~4^,冠径在2.5~4叫
③低干矮冠树形能获得优质丰产的原因
a.光照条件好,光合效率高
据测定,嫁接在矮砧上的小冠形元帅系品种,受光量达30%以上的叶面积,占单株总叶 面积的809以上;嫁接在乔砧上的大冠形元帅系品种,受光量达30^以上的叶面积为 77% ;而矮砧和乔砧的净光合强度,相差23、~469。
根据山东省烟台果树研究所的试验,树冠的光照情况,与红富士苹果着色和品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当树冠外围相对光照强度在95.319时,果实着色度在60%以上的占90.84% , 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高达17.0% ;而树冠中部相对光照强度在69. 08%时,果实着色度在
果树生产技术
6095>以上的只有39.949 ,可溶性固形物仅为14.6^;当树冠内部相对光照强度为17.54% 时,果实着色度在40^以下的占89.459^,可溶性固形物只有12.3^,已失去红富士苹果应有的品质和风味。
营养积累高,而且多用于开花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乔砧大冠苹果树,其光合产物用于开花结果的部分,只占40%左右;而 树冠较小的矮砧苹果树,用于开花结果的部分,高达8095;以上。这对增加苹果产量,无疑有明显效果。
树势健壮,发育充分,果实负载量大
低干矮冠树形,由于树势健壮稳定,因此,骨架部分可得到充分发育,为早果、丰产和优质、稳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效结果面积大,产量高
据调查,低干矮冠树形,其树冠在一定的大小范围内时,树冠中的有效结果面积,是随树 冠增大而增加的。当树冠超过一定大小时,有效结果面积反而缩小,产量也相应下降。那么,此种树冠的体积以多大为适宜呢?调查结果表明,山地苹果园的树冠,以20~25 m3时 产量为最高。尚未达到或已经超过这一范围的树冠,都需通过修剪加以调整,并使其经常保 持在这一范围之内,以保证稳定丰产。
(2)少主多侧、骨架牢固
0少主枝、多侧枝、角度开张
大枝是骨架,结果靠小枝。空间决定了大枝少、小枝多才能丰产。对于干性弱、层性不明显的果树,其中心干消失快,树冠不用分层,一般主枝3 ~4个,侧枝6~8个,通常为3个主枝,6个侧枝;而对于干性强、层性明显的果树,其直立向上中心干强壮,多用分层形,主枝 2~3层,5~7个,侧枝8~13个。
全树主枝数量的多少,因树形而不同,主干疏层形5~7个,自然开心形3~4个,侧枝 15~20个。骨干枝的级次(中心干为一级、主枝为二级、侧枝为三级),一般以三级为宜。骨 干枝的角度开张,树冠不抱合。第一层主枝的基角,一般为50~60度,腰角65度,梢角 40 ~45度。基部第一和第二侧枝的开张角度宜大于主枝,向主枝的背斜方.向延伸生长,其角度为70~80度。
丰产的树体结构,之所以强调主枝要少,侧枝要多,角度要开张,是因为在树体中,主、侧枝数量的多少,级次的髙低,角度开张的大小,对树冠内部的光照状况,叶片的光合效能,以 及树体内部营养物质的积累、分配和运转,以及内源激素的含量、分布等,都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在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所以,在整形修剪过程中,应根据果 园立地条件、站木、树形等实际情况,对主、侧枝的数量和主枝的开张角度,进行适当地调节。
②骨架牢固
轮生主枝不牢固,易折裂;主枝开张角过小,易劈裂,过大易下垂。骨干枝数要根据树种本身的成枝力及所选择的树形来留取’枝的角度还要因枝条强弱来增减’要及时调整。上面 各层主枝开张角度应逐层减少。 ,
③骨干枝弯曲延伸
中心干要克服上强下弱,生长过高;主枝基部促分枝,枝组不易衰弱。骨干枝弯曲延伸
有利于抑制生长势,达到控前促后,促进开花结果的目的。
枝叉满冠、通风透光要好
①枝叉满冠
充分利用空间,多利用辅养枝、临时枝,多留中、小枝,全面安排大、中、小型枝组,使树冠内外、上下、四周都丰满,以增叶面积,加速骨干枝增粗早结果。
②通风受光要好
冠面波状,大小球形体多,受光面大,光线又能从层间、窗洞射人树冠内外各部,结果空间大。
枝组配备合理
结果枝组是结果的小枝组成的枝丛。按枝丛的大小、分叉枝的多少,相对地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的枝组。良好的结果枝组,应结果能力强,健壮牢固,营养枝与结果枝比例适当, 能较久地保持一定的结果数量。
各类结果枝组在树体内部的安排,就其生长方向而言,主枝上以斜上枝组为主,两侧为辅,侧枝上以两侧为主,斜上枝组为辅,可适当配备背上背下枝组。结果枝组的分布,一般下 层的结果枝组密度较大,占全树总结果枝数量的709^左右,以中型为主,大型和小型为辅。上层结果枝组的密度较小,一般占全树总结果枝组数量的30^左右,以小型为主,大、中型 为辅。形成二种上疏下密的布局。在一个主侧枝上,冠中内部可适当多留些大型结果枝组,辅以中小型;中部以中型结果枝组为主,辅以大型和小型;而在外部多为小型,辅以中型。
①结果枝组配备原则
结果枝组配备原则为:多而不密、枝枝见光、内外通风、立体结果。一般来说结果枝组均以配备中型枝组为主(1 ~2个),小型最多,其形成易,衰老亦易,在配置时可灵活安排。 大型枝组都分布于树冠中后部,内膛下层大型要多。背上枝组生长易旺,转化结果亦迟,易 遮光,背下枝组易弱,易衰老。所以枝组配备以配置两侧为主,用侧生、斜上、斜下等不同角 度使之交错。从全树来说,树冠内膛、下层可配置大型枝组,占领内部空隙。中心干中上部可有中小型枝组。辅养枝在后期留用的则多半可改为大型枝组。其他则以中小型枝组为 主。幼年树是以小型枝组为主,培养树形过程中,根据枝的生长势与位置培养大、中型枝组。密植的圆柱形没有主枝以大型枝组为主。老年树,背上枝组易形成,要充分利用背上枝形成 枝组,分向各个方向,以保证产量。总之要使大、中、小枝组相互交错,大小、高低、内外交错, 既占领结果空间,又通风透光。
②分布
主枝上枝组分布呈“菱形状”,即从主枝基部至上部分别配置中、大、小型枝组。
@配置要求(对全树而言)
树冠上下层:“上稀小、下密大”,使树冠下部及内膛光照充足。
主侧枝前后:“前小中,中后大”,正确促控,使骨干枝前后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