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化肥施入20cm长的土柱,通过测定no3--n渗漏的类型和渗漏n中δ15n值对化肥氮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供试土壤ph为4.1,试验共2个,在温室中进行。试验一:放入土柱中的硝酸铵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以不加双氰胺作对照。结果表明,渗漏液中的no3--n浓度是nh4+-n的十几倍,加双氰胺可降低no3--n的浓度;渗漏n中δ15n值起始时为0.7/ml,此后不断降低,加双氰胺处理最低值为-3.8/ml,对照为-1.5/ml。表明15n的渗漏随着nh4+-n向no3--n的转化而发生,15n的比例在双氰胺存在时较高。在第二个试验中,4种缓释肥:isobutyriden diurea(ib)、草酰胺、树脂包尿素(100天型,pcu)和菜饼放入土柱中,以不施肥作对照。试验结束时,施草酰胺和菜饼的处理,渗漏的n分别占52%和44%,表明有机氮在酸性土壤中有强的矿化作用。渗漏n中δ15n值通过15n和来自土壤中的n比较后计算出来,假设来自土壤中的n在施肥和不施肥时相同。从δ15n的累计值和残留在土壤的肥料n说明,pcu能降低n的移动性;ib、草酰胺和菜饼处理时有较高的反硝化速率,这可能是导致有机肥如菜饼改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n2o释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