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柳杉赤枯病防治

赤枯病是柳杉上重要病害,我国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发生普遍,可使苗木和幼树成片枯死,寄主有柳杉、日本柳杉、落羽杉、铅笔柏等。
症状对苗木和幼树的针叶、小枝和绿色主茎均可侵染。从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针叶上开始为褐色小斑点,后使全叶变褐枯死,小枝上开始为褐色小溃疡斑,当环绕小枝一周后,使枝叶变赤褐色枯死,绿色主茎上,可出现褐色枯死。在潮湿天气,针叶病斑上,出现许多黑点状小突起,为病菌产生的子座和分生孢子。
病原cercosporasequoiaeeiietev.称巨杉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黑褐色。近球形,半埋于病组织中,直径60-100μm,上丛生分生孢子梗,稍弯曲,有分隔,大小为30-90μm×4-4.5μm,分生孢子倒棒状,直或微弯,淡褐色,有3-7个分隔,分隔处微缢缩,壁有微刺,大小为32-65μm×8μm,春季产生的孢子,分隔少,秋季产生的孢子分隔多,色较暗,壁较厚,缢缩和微刺较明显。
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体和子座在枝、叶病斑内越冬。次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进入初侵染期,由气孔侵入,潜育期约3周,以后多次产孢和重复侵染,直至10月止。4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孢子飞散高峰期,借风雨传播。1-4年生实生苗最感病,扦插苗木抗病;苗木过密,湿度大,氮肥偏多等可降低苗木抗病力。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育苗地不宜重茬,并要远离留床苗和移栽苗区,防止传染;发现少数病株及早拔除,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苗木发病前喷1:1:200倍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喷50%多菌灵800倍液或退菌特600倍液或600倍抗菌剂401或2000倍402喷2-3次,以雨后立即喷洒为佳。
常用药剂多菌灵、退菌特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