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镇海炼化乙烯配套r探伤放射源库建设项目辐射安全评价

镇海炼化乙烯配套r探伤放射源库建设项目辐射安全评价
一. 辐射安全项目预评价工作
1. 辐射环境调查
开展镇海炼化配套r探伤放射源库选址区域及周围辐射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全面掌握该项目及周围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加强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监控放射源污染为以后环境管理和辐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预警事故及事件,为公众提供相关信息,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1)周围环境辐射(本底)监测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点数
监测频次
备注
周围环境空气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10
连续监测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若干
瞬时测量
1次
γ辐射累积剂量
若干
1次
周围环境空气
氡浓度及其子体浓度
若干
1次
土壤
u、th、226ra、40k、总α、总β、90sr、137cs
若干
1次
选择
(2) 辐射安全防护设施配置情况调查
就该项目的所有辐射安全措施与设备调查.
2. 投产前生产作业场所的辐射检测与评价
该方案所指辐射环境监测包括场所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事故应急监测三部分。现阶段辐射环境监测主要针对重点工作场所和60个平均约80居里的放射源源,监测对象与监测项目选择与关键途径、关键核素、关键人群组相关且监测条件基本具备的项目。
本《方案》中制定中考虑了其实际能力,监测内容仅为zui基本的要求。
本《方案》中监测点的确定原则按《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与*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及相关法规标准,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应选择在控制点或辐射敏感点上,监测点应保持固定。
(1)r探伤放射源库及放射源容器及周围环境监测
类型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点位或点数
监测频次
r探伤放射源库
工作场所空气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以工作场所为中心,半径300m以内
2次
氡浓度及其子体
若干
探伤放射源库与工作区
2次

排风口
2次

应用核素
总α、总β
贮存池或排放口
2次
土壤
应用核素
以工作场所为中心,
半径300m以内
2次
放射源容器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α、β表面污染水平
贮存室或贮存容器外表面
2次
注意:工程验收后,其安全管理部门也需要按照以上要求2次年自检.
(2)放射源在线监控
类型
对象
设备
r探伤放射源库
在线监控
10台ram-i型固定安装的在线辐射报警仪(选位置布置)
r探伤机
在线监控
1台ram-i型固定安装的在线辐射报警仪
(3)应急监测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点数
监测频次
备注
周围环境空气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6
连续监测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若干
瞬时测量
1次
γ辐射累积剂量
若干
1次
周围环境空气
氡浓度及其子体浓度
若干
1次
3.辐射安全防护设施配置情况分析
就该项目的所有辐射安全措施与设备调查与应用分析:
类型
对象
项目
r探伤放射源库
(10个储存间)
工作间墙
防护效果检测与评价
防护门
防护效果与评价
放射源容器
屏蔽效果与评价
防护铅板与
铅玻璃
防护设施
屏蔽效果与评价
个人防护用品
屏蔽防护
防护效果检测与评价
30个铅箱
屏蔽防护
防护效果检测与评价
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年有效评价与剂量估算
4.投产前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估及防护建议和具体措施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存放场所的安全技术防范分级原则,该项目中r射线探伤机所用放射源为一类源,如果出现人为检修设备或意外事故或射线装置故障维修时,将出现放射源产生严重的辐射危害。根据*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与辐射监测技术与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和施工要求,提出如下建议:
该该工程必须就r探伤放射源库及射线机与放射源进行屏蔽设计、安全防范、剂量报警监控、并实施日常检测与定期检测计划等,确保射线仪器在正常使用情况的监测与非正常状况下的安全监控,同时安装防盗放火系统装置与摄相监视系统.
(1)放射性辐射在线监测
在r探伤放射源库配置5台ram-i型xγ辐射在线监测报警仪为管理人员提供辐射安全“在线”“实时”监测与事故报警,探测器与报警灯固定安装在合适位置的墙壁上,主机安装在远离射线仪器的控制室,实现射线装置正常工作时放射源的“实时”监控。
在r探伤机工作场所配置1台ram-i型xγ辐射在线监测报警仪为工作人员提供辐射安全“在线”“实时”监测与事故报警,探测器安装在射线机附近5厘米处,主机安装在远离射线仪器的控制室,实现射线装置正常工作时放射源的“实时”监控与在非正常的事故情况或应急检修设备时,必须启动该在线辐射报警仪,确保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
2)射线仪附近环境定期巡测与应急检测
配置1台ram-ii辐射剂量率仪对射线仪周围环境定期巡视监测与事故应急检测。
3)个人剂量监测
配备4台fj2000个人剂量报警仪用于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佩带,每次工作完成,必须记录辐射剂量值,以便建立个人档案,确保个人安全,也是职业卫生安全的要求。
4)个人卫生防护
工作人员个体防护除穿戴普通工作服、手套、鞋、帽外,在放射源意外事故或设备检修情况下,务必穿戴辐射防护铅衣,配2套。
5)辐射监测计划的制定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内容、时间与频率,采用表格填写。
6)射线装置防护与放射源屏蔽与防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
该辐射防护工程由研究机构如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负责防护工程技术参数设计,并就防护设施进行辐射防护效果评价(放射防护评价资质),并指导建设工程公司就防护设施专业加工制造施工。
二. 辐射安全评估工作需要经费
1. 辐射安全评价费:万元(提交项目工程辐射安全预评价报告).
2. 放射源危害调查/周围环境辐射及工作场所检测费:万元(含检测报告);
3. 出差费:万元(2人);
4. 报告编制费:万元(初稿与终稿);
5. 组织该辐射安全建设项目评价项目北京评审会:万元.
6. 合计:人民币、万元.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张文涛
(办公室):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