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黑痣病
分布:广泛分布于各地。
寄主:可发生在大多数草坪草种上。
识别特征:病株叶片上下表面出现小的、黑色、环形至卵圆形的痣状病斑。病斑周围有褪绿的晕圈,但随着病斑的增大,这些晕圈通常会消失。发病严重的草坪呈现黄绿斑驳或亮黄色景象。当叶片衰老时,病斑周围组织往往仍会保持绿色,其保绿时间比健康组织还要长,呈绿岛状。
病原:真菌。phyllachoraspp.属子囊菌黑痣菌属,其中主要的种有:phyllachoraacuminata,p.graminis,p,cynodontis,p.dactylidis,p,fuscescens,p.graminis,
p.heluetica,p.infuscns,p.minutissima,p,paspalicola,p.pennisetijna,p,punctum,
poquadraspor,p.scania和p.syluatica等。其中,以p.graminis最常见。黑痣菌形成的所谓黑色病斑实际上是病菌产生的子囊上的黑色的、硬皮的、盾状的覆盖物(盾状子座)。
发生特点:病害的侵染循环尚不明确,可能以子囊在病叶和病残体中越冬,春季释放了子囊孢子。潮湿荫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办法:一般可不用防治,严重时可试用一些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