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泌体(exosome)的表征,大家最为关注的想必都是它的粒径了,但其实外泌体的浓度参数也同样重要,因为浓度不同,外泌体样品最终表现出的具体功效和能力都会有不小的差别。浓度过高,与目标接触不充分导致浪费,浓度过低则效率不足,在加上浓度可能会引起一些其他的生理变化,所以外泌体的浓度检测实际上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市场上的仪器像纳米粒子示踪(nta),纳米流式(nanofcm),纳米库尔特粒度仪(nanocoulter)等都可以用于粒径和浓度的表征,动态光散射(dls)因为原理的限制只能用于粒径的测量。
最近笔者对几个外泌体样品用nanocoulter(纳米库尔特粒度仪)进行了浓度线性的测试,结果让人有些意外。
把1号外泌体样品分别做10倍和2倍的5个浓度梯度,然后用纳米库尔特粒度仪(nanocoulter)进行测试,统合数据后绘图观察,根据最后的结果来看,线性是非常好的。
图1:1号外泌体10倍线性图 图2:2号外泌体2倍线性图
不过在测试2号外泌体样品的时候出现了意外情况,如图3所示,在1万倍之后线性非常差,甚至趋于平直,笔者在这之后重复测试多次,发现在1万倍之前的线性都比较好,但稀释倍数超过1万后就都是一样的结果,此时问题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理应是在某个环节引入了外源污染。
图3:3号外泌体10倍线性图
经过排查验证,最终发现污染源头为稀释样品所使用的稀释液,于是笔者将稀释液进行测试(图4),数次测试结果都极为接近,最终平均的外源颗粒浓度在5.00e+09(particles/ml),该浓度与2号样品稀释超过1万倍后检测到的浓度比较接近。
图4:污染源测试图
确定了污染源和污染颗粒的浓度,在原来数据的基础上将该外源颗粒的浓度减去后重新绘图(图5),发现2号外泌体的数据线性其实很好。
图5:3号外泌体去污染10倍线性图
总结: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在外泌体浓度检测方面拥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很宽的检测范围,数据精准,线性良好,通过线性测试还可以发现外泌体是否存在外源污染的问题,为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便利,是外泌体表征分析的一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