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表面防腐处理

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表面防腐处理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填充料经水化过程形成的建筑材料,与钢材不同,新浇铸的混凝土表面呈碱性,与金属材料相比其力学强度要差很多,具有多孔性,同时孔隙中又含有水分。混凝土基材处理仅仅指的是用机械或手工动力工具进行混凝土表面的处理,使混凝土表面清洁并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但是现实中,经常出现更多的是混凝土基材本身的质量不到位,还需要*行混凝土基材的修复,再进行表面粗糙度处理。
混凝土表面缺陷:混凝土施工的浇铸后效果要求是平整、坚实、不易起沙,没有脱壳、蜂窝麻面等现象,敲击时声音清脆,一般磨刮不轻易留深痕,表面上下一致,无明显松散,用小锤敲击无空壳声,表面检查无较大面积裂缝,无龟裂现象。
水泥含量太少,砂太多的现象很普遍,起砂地面很常见,这种地面如处理不当和封闭底漆用量不足,做完地坪后极易出现脱壳、隆起现象。
对于表面疏松的混凝土基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表面浮尘、杂物以利于封闭底漆渗透,采用无尘打磨机快速走一道后,再采用大功率吸尘器尽量吸走灰尘,吸走灰尘后,露出砂骨料有利于底漆渗透。对这种地面,使用的底漆要求是慢干型低黏度型(易渗透),让其充分渗进基材,形成一个界面层的锚固基材层,底漆渗得越多,工程质量越有保障,当然付出的渗透底漆成本也是巨大的。采取这种处理方式,起壳概率大大降低。
对于表面疏松的混凝土基材,近市场非常热点的一种方法是采用混凝土加固剂、渗透剂进行处理,提高其基材强度。这类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油性的,也就是树脂稀料,深入到松散的混凝土基材中去,这里和底漆的原理有点类似,渗入之后的油性树脂稀料本身也加了固化剂,固化后使其整体强度得到提高。另一类是水性的,多为硅酸盐类物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厂家在推这东西。这类渗透加固剂的原理是可生成水和二氧化硅,继而生成多聚硅酸盐,和原来的混凝土材料重新形成一个整体。
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表面防腐处理
如果不经过处理就进行涂装或树脂防腐工程,则这些碱性物质、毛孔、表面的油污物以及水分等都会影响到防腐层的粘结,不仅使防腐层的粘结力差,同时会造成起泡、龟裂等弊端。因此,水泥、混凝土类结构物在进行防腐蚀施工之前,也必须进行与钢材表面相类似的表面预处理。
对于表面光滑,硬度、强度均很好的混凝土或水泥地面(包括硬化耐磨、水磨石、大理石等),本身强度很高,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保证涂层与底材的附着力,这种情况下,为增加粗糙度,地面一定要打磨,而且一定要采用硬质、带有金刚粒子的刀具,打磨后达到表面要具有均一的粗糙度,然后清除灰尘,薄涂一道封闭底漆作为连接层。
对局部含水率过高或局部油污处,可采取喷灯烘烤,除去水分和油污。对裂缝处,可切出v型槽后,以树脂胶泥(多以环氧树脂胶泥为多)填平,并在表面贴一到两层玻璃纤维布,再以树脂胶泥补平。对于空鼓地方,可采取螺纹钢并配合树脂胶泥进行锚固的方法控制起鼓。表面起砂,强度不足,可采用混凝土渗透加固剂进行增强。伸缩缝处的连接建议采用树脂胶泥,配合泡沫材料和弹性密封胶材料一起进行连接处理。切割缝处建议采用树脂胶泥,配合弹性密封胶材料一起进行连接处理。墙边拐角建议采用树脂胶泥或树脂砂浆进行圆弧角处理。泄水槽边、沟边建议采用金属槽边,并配合使用弹性密封胶进行连接处理。
对于基层裂缝、蜂窝麻面,在刷底漆前就应用树脂砂浆或腻子填平修补,并充分干燥后才能进行基材处理和施工。采用低黏度、流动性好的底漆能对一些基材不良处起到一定的修复封闭作用,对大的裂缝,一定需要预*行勾缝处理。常用的底漆都是无溶剂型的(如为溶剂型的,则稀释剂也都为活性稀释剂)、低黏度、附着力强。如果采用溶剂型的底漆,一定要等底漆中溶剂挥发后才能进行中涂或砂浆或frp层施工。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