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浅谈如何提升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

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
水泥混凝土的特性水泥混凝土既没有钢材那样坚强,也没有钢材那样刚韧,为什么它是应用泛的工程材料呢?首先,混凝土具有十分良好的抗水性和耐久性,混凝土能经受水的长期作用而不产生严重的变质,使它成为建造控制、贮蓄和运输水的结构物的理想材料,广泛应用在水坝、渠道、水管和蓄水池工程中。混凝土对一些具有侵蚀性水的耐受性,使得它的用途推广到许多有害工业和自然环境中去。暴露于潮湿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如桩、基础、地板、梁、柱、屋顶、外墙和路面,经常都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来制造。二、提升水泥混凝土抗渗性的对策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好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承受外界不利因素的侵蚀能力的高度。因此,为了得到耐久性较高的混凝土,必须首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提升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是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常用的办法是减小水灰比,选用适当品种及强度等级的水泥,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注意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等都对提高抗渗性能有重要作用。降低水灰比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和水拌制而成。根据水泥水化的原理,需水量只有水泥重量的25%左右,但在拌制混凝土时,为了获得必要的流动性,满足施工要求,常用较多的水,即较大的水灰比w/c。当混凝土硬化后,多于的水就会被蒸发掉,形成毛细孔,用水量越大,水泥水化后留下的细毛孔越多,渗透系数也越大。通常情况下,当水灰比小于0.6时,毛细孔多属于封闭的;当水灰比大于0.6时,则连续性的毛细孔显著增加,渗透性也变大。有试验资料证明当水灰比从0.6增加到0.63时,渗透性几乎将增大了一倍。因此,抗渗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控制在0.6以下。(二)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原材料水泥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在抗渗混凝土中应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32.5mpa;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天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不得使用带有r字样的早强水泥;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矿渣水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后才可使用在抗渗混凝土工程中,这是由于矿渣水泥的泌水性较大,其泌水时在混凝土中形成通道,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强度都很不利。骨料在混凝土中,粗骨料颗粒的下面容易形成空隙,颗粒愈大则形成的空隙愈大,对抗渗不利,宜采用5~31.5mm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细骨料: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砂率混凝土中砂率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这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造成施工振捣不密实,影响抗渗性。选择合理的外加剂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其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并且应具有早强性能,除此之外应采用高效减水剂。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此必须经过样本施工实验,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