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的意义

一、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的意义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如下:
1.行为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以夸大事实或者虚构部分事实的方法,谋取利益。刑事诈骗则是以非法占有目的来骗取他人财物;
2.民事欺诈行为存在于广泛的民事行为,刑事欺诈则一般不是以民事行为为基础进行民事行为以外的行为;
3.侵害的对象不同。民事欺诈所侵害的对象是一般民事秩序,刑事诈骗侵害的对象只能是财产所有权;
4.严重性程度不同。刑事欺诈行为通常要比民事欺诈行为严重很多。民事欺诈只会承担民事上的赔偿等责任。
二、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界限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
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三、民事欺诈如何处理
民事欺诈要求欺诈方赔偿损失。民事欺诈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具体如下:
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
2.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
3.经营者在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