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向银行进行借款的时候,也是会有相关的记录的,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大额借贷的话,也是有一定风险的,那么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逾期提交证据可能承担证据无效的后果
逾期提交证据的,法院需要根据情况来确定。如果提交人能够说明正当的逾期理由,法院可以组织对证据进行质证并采纳证据。但是,如果提交人并不能说明足够正当的逾期理由,法院一般是不会受理证据,不会组织质证的。
逾期提交证据承担训诫罚款后果
逾期提交证据的,如果证据与所陈述的法律事实确实有关,那么法院可以采纳。但是,因为提交人的逾期提交,法院将会对提交人进行训诫,并根据逾期的严重程度处以相应的罚款。
而对于另外一方当事人来说,在逾期提交证据之后,另外一方当事人也会产生额外的诉讼成本。因此提交人需要对另外一方当事人承当相应的损失,一般为交通、住宿、误工等损失,只要是因为提交人逾期而对另一方当事人产生直接影响的损失都可以作为赔偿内容。
二、证据三性指的是什么
证据的“三性”是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三大特性。
(一)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二)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
(三)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三、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经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由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1日发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的相关知识,银行去进行预期客户处理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就进行起诉处理,是会先进行催收程序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