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固化/稳定化设备施工的过程需要实施必要的环境监理和严格的修复验收。通过环境监理监督施工过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防治施工过程污染物扩散。固化/稳定化工程效果验收需根据工程规模对修复后土壤按200~1000立方米取样进行浸出测试,固化还要进行固化块强度和渗透性测试。固化/稳定化工程完成后应开展长期环境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固化应进行至少3年的监测,稳定化至少5年的监测。监测内容主要为:污染物的固定效果变化情况,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影响,以及人体暴露的影响。
建立土壤固化/稳定化设备污染土壤数量、位置和处置、再利用等的管理档案和信息系统,监控土壤固化/稳定化设备修复后的土壤或底泥,防止今后因开发国内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评价与处置等被任意弃置或利用带来的环境风险和环境危害。实施分类管理固化/稳定化技术不能分离、清除污染物,只是稳定和封存。污染物向环境释放的风险依然长期存在,而且稳定化没有消除人体直接暴露风险,长期环境风险不确定性明显大于固化。
因此土壤固化/稳定化设备环境监管要按污染物浓度高低及固化和稳定化分类管理,对稳定化的监管应严于固化。对于重度污染土壤或底泥直接或经固化/稳定化后集中填埋,集中环境监管;中度污染土壤或底泥可经固化后原阻隔或再利用,长期环境监测;轻度污染土壤或底泥可经稳定化后阻隔或再利用,监测并后评估。建立管理制度规范固化/稳定化土壤的处置和再利用,提出处置和再利用的环境保护技术指标和要求。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监控,防止出现固化/稳定化土壤污染转移、扩散等环境风险问题。污染土壤稳定化后再利用应尽量选择人体暴露少的地方,并在地下水位之上,必要时采取措施阻断人体暴露途径和淋溶途径。
想要咨询土壤修复设备,请联系青岛中科世景,为您提供方案和报价。
关键词:环境监测 土壤修复 土壤修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