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及原理⒈线圈装在u形导磁体上,导磁体上面有一个活动的衔铁,导磁体两侧装有两排触点弹片。在非动作状态下触点弹片将衔铁向上托起,使衔铁与导磁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当气隙间的电磁力矩超过反作用力矩时,衔铁被吸向导磁体,同时衔铁压动触点弹片,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完成继电器工作。当电磁力矩减小到一定值时,由于触点弹片的反作用力矩,而使触点与衔铁返回到初始位置,准备下次工作。⒉本继电器的u形导磁体采用双铁心结构,即在两个边柱上均可装设线圈。对于dzy、dzl和dzj型只装一个线圈,而对于dzb,dzs,dzk型可根据需要在另一个铁心上装以保持线圈或延时用阻尼片等。从而使线圈类型大不相同的继电器都通用一个导磁体。二、技术参数⒈动作电压:不大于70%额定值。⒉返回电压:不小于5%额定值。⒊动作时间:不大于0.02s(额定值下)。⒋返回时间:不大于0.02s(额定值下)。⒌电气寿命:继电器在正常负荷下,电寿命不低于1万次。⒍功率消耗:直流回路不大于4w,交流回路不大于5va。⒎触点容量: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1a的直流有感负荷(时间常数τ=5±0.75ms)中,断开容量为50w;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3a的交流回路中为250va(功率因数cosφ=0.4±0.1),允许*接通5a电流。⒏绝缘电阻:下列部位用开路电压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应≥300mω(常温下)。①导电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或外壳之间;②动、静触点之间;③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之间;④触点与电压回路之间。⒐介质强度:对下部位应能承受规定的交流电压试验1分钟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①所有导电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或外壳之间2000v/50hz;②动、静触点之间1000v/50hz;③常开触点(继电器上的no)与常闭触点(继电器上的nc)之间1000v/50hz;④触点与电压回路之间1000v/50hz。⒑抗干扰性能:继电器的抗干扰应符合 dl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三选型编辑1 地理位置气候作用要素主要指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等要素。考虑控制系统的普遍适用性,兼顾必须长年累月可靠运行的特殊性,装置关键部位必须选用具有高绝缘、强抗电性能的全密封型(金属罩密封或塑封型,金属罩密封产品优于塑封产品)中间继电器产品。因为只有全密封继电器才具有优良的*耐受恶劣环境性能、良好的电接触稳定、可靠性和切换负载能力(不受外部气候环境影响)。2 机械作用要素主要指振动、冲击、碰撞等应力作用要素。对控制系统主要考虑到抗地震应力作用、抗机械应力作用能力,宜选用采用平衡衔铁机构的小型中间继电器。3 激励线圈输入参量要素主要是指过激励、欠激励、低压激励与高压(220 v)输出隔离、温度变化影响、远距离有线激励、电磁干扰激励等参量要素,这些都是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可靠运行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按小型中间继电器所规定的激励量激励是确保它可靠、稳定工作的必要条件。4 触点输出(换接电路)参量要素主要是指触点负载性质,如灯负载,容性负载,电机负载,电感器、接触器(继电器)线圈负载,阻性负载等;触点负载量值(开路电压量值、闭路电流量值),如低电平负载、干电路负载、小电流负载、大电流负载等。任何自动化设备都必须切实认定实际所需要的负载性质、负载量值的大小,选用合适的继电器产品尤为重要。继电器的失效或可靠不可靠,主要指触点能否完成所规定的切换电路功能。如切换的实际负载与所选用继电器规定的切换负载不*,可靠性将无从谈起。四、静态型编辑概述静态中间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此类继电器由电子元器件和精密小型继电器等构成,是电力系列中间继电器更新换代*产品。